[发明专利]可视化的基于界面移动距离信号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6752.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喜;李文林;樊柳荫;张强;孔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 基于 界面 移动 距离 信号 测定 乳制品 三聚 方法 | ||
一种可视化的基于界面移动距离信号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通过在便携式直读芯片中对乳制品样品进行ET‑NB传感器测试,获得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在已知条件下的对应NB不同位移距离并构建出已知浓度三聚氰胺与NB位移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对待测对象进行相同的ET‑NB传感器测试并依照所述线性关系从便携式直读芯片中可视化地得到待测对象中三聚氰胺的浓度,本发明基于中和界面(NB)的电泳滴定(ET)传感器的模型,经电泳滴定在芯片通道中产生可视化的中和界面,实现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现场可视化电泳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可视化的基于界面移动距离信号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有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光学方法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检测三聚氰胺的浓度,但是他们需要昂贵的仪器,复杂的预处理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检测费用高,很难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视化的基于界面移动距离信号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基于中和界面(NB)的电泳滴定(ET)传感器的模型,经电泳滴定在芯片通道中产生可视化的中和界面,实现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现场可视化电泳滴定。开发的ET-NB传感器性能表现优异,牛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限分别为0.2μM和0.1μM,比中国FDA规定的牛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限值(20μM,8μM)低100和80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便携式直读芯片中对乳制品样品进行ET-NB传感器测试,获得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在已知条件下的对应NB不同位移距离并构建出已知浓度三聚氰胺与NB位移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对待测对象进行相同的ET-NB传感器测试并依照所述线性关系从便携式直读芯片中可视化地得到待测对象中三聚氰胺的浓度。
所述的乳制品样品和待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牛奶、婴幼儿配方奶粉。
所述的已知浓度是指:在牛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掺入已知浓度的三聚氰胺,优选浓度分别为0.2(0.1)、1、8、20、40μM这五个浓度梯度。
所述的ET-NB传感器测试是指:在便携式直读芯片的阳极室中三聚氰胺竞争性消耗双氧水,然后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光催化剩余H2O2氧化底物隐色孔雀绿(LMG)为孔雀石绿(MG),生成的产物通过施加电场运行电泳滴定,在芯片通道中产生可视化的、移动的中和界面。
所述的ET-NB传感器测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i)在便携式直读芯片的通道中填充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中加热琼脂糖凝胶混合物直到凝胶混合物完全溶解;通过微型注射器将凝胶溶液快速注入通道中,当温度降低凝胶溶液凝结后去除阳极室和阴极室中不必要的凝胶。
ii)在便携式直读芯片的通道中填充凝胶之后,通过使用EDTA和UV光进行LMG的光催化:将含有三聚氰胺的乳制品样品溶液加入到含H2O2、LMG和EDTA的光催化溶液中,则三聚氰胺首先竞争性消耗H2O2,导致H2O2的减少。剩余的H2O2被用于LMG的EDTA光催化,将混合液上样到便携式直读芯片的阳极室中并且通过UV LED光照射,然后将背景电解质溶液装载到便携式直读芯片的阴极室中以进行ET-NB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