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新型支腿座及支腿的车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559.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丁美莲;周春辉;纪志刚;潘丹丹;田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0 | 分类号: | B60S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座 车架 支腿 转台 支腿油缸 车架结构 车架主体 车架主体结构 承载能力 高度空间 前后方向 闲置空间 旋转放置 运输法规 履带架 上平面 紧凑 主机 收缩 占用 支撑 运输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新型支腿座及支腿的车架结构,在车架上平面至转台下平面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支腿、支腿油缸和支腿座,使支腿、支腿油缸和支腿座可完全收缩在转台与车架之间的空间中或从转台与车架之间的空间中转出,对车架进行支撑。本发明中,支腿座放置在车架主体上部,不占用车架主体前后向的尺寸,使车架主体结构的设计可充分利用空间尺寸,最大限度的优化车架、履带架的承载能力。支腿座放置在车架与转台之间的空间内,有效利用闲置空间,使结构设计更为紧凑。支腿座、支腿、支腿油缸旋转放置于车架、转台之间的高度空间内,前后方向的尺寸严格控制在2.55米范围内,使主机的运输宽度尺寸最大限度的适应运输法规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属于履带起重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运输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于需要公路运输的各种工件的尺寸、重量等控制越来越严格,工件的尺寸、重量超标将导致工件无法运输。
而对于履带式起重运输机械,由于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一般尺寸、重量都较大,现有产品普遍存在尺寸、重量超标的问题。
采用伸缩式履带底盘的小吨位履带起重机,同样存在着主机运输尺寸、重量超标的问题。为了减轻主机的运输重量,通常需要把履带架10拆掉运输。这就需要车架20上配置有支腿30,以顶起主机,方便履带架的拆装。而伸缩式履带底盘的伸缩功能,使可放置支腿座的空间局限在车架主体结构前后向的中间部位,空间十分有限(图1),图1中分别示出了履带架伸出状态a、履带架缩回状态b、履带架伸缩时支腿位置c、履带架安装状态支腿位置d和履带架随车架运输时支腿位置e。
但支腿座放置在车架主体结构前后向中间部位,就会占用车架主体结构前后向尺寸,影响车架、履带架结构的承载能力。
同时,由于小吨位等级的履带底盘运输重量超标的幅度较小,即使包含新增加的支腿、油缸的重量在内,也只需将履带架拆掉就足够满足重量需求。所以,为了简化拆装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所增加的支腿、油缸最好直接与车架主体一体运输,不要单独拆装。
为了保证车架前后向尺寸,配置支腿而又不让支腿座占用车架前后向的尺寸,可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支腿座a4嵌入式放置在车架主体a21结构上,支腿a3插装进车架主体a21结构(图2)。该方法的缺点是:支腿座a4嵌入式布置在车架主体a21上,支腿a3的旋转角度受到很大限制,无法旋转到与车架左右向平行的位置,运输时只能将支腿a3及支腿油缸a31拆掉。对于小吨位等级的履带底盘,本身是允许主机带着支腿及支腿油缸一体运输的,但受到这种嵌入式支腿座结构的限制,支腿及支腿油缸也没有随主机一体运输的可能性。会导致拆装运输过程繁琐复杂,成本增加。
方法二:适用于中大吨位等级的履带底盘,主机重量超出运输法规较多,拆掉履带架后重量仍然会超标,所以支腿座b4做成可拆卸形式,支腿座b4与支腿b3通过支腿销轴b5连接,支腿座b4连同支腿b3一起可从车架本体b21拆卸(图3),支腿座b4、支腿b3与支腿油缸b31一体运输一起运输。该方法的缺点是:该方法本身是适应于中大吨位等级的履带底盘使用的,用在本发明所对应的小吨位等级履带底盘时,就会造成结构复杂,成本高,拆装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方法,使小吨位等级的伸缩式履带底盘的车架在带有支腿座,并可带支腿及支腿油缸一体运输的前提下,仍可满足国家公路运输法规2.55米运输宽度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新型支腿座及支腿的车架结构,其特征是,在车架上平面至转台下平面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支腿、支腿油缸和支腿座,使支腿、支腿油缸和支腿座可完全收缩在转台与车架之间的空间中或从转台与车架之间的空间中转出,对车架进行支撑。
支腿座固定在车架上;支腿的一端铰接安装在支腿座上,支腿的另一端与支腿油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底盘电池模组与换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停车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