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5310.6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严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管 固定挡板 旋转轴 飞行机器人 污水采集 蓄水池 通孔 水污染 电机 监测作业 检测样品 劳动成本 水平设置 一端设置 上端 蠕动泵 检测 穿出 盒状 取样 吸入 下端 缠绕 连通 转动 收缩 湖水 储存 水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包括盒状的箱体,所述箱体内水平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下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吸水管放下与收缩的旋转轴,所述固定挡板上端设置有用于储存检测样品的蓄水池;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湖水从吸水管吸入并排出到蓄水池中的蠕动泵,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有吸水管,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带动吸水管转动的电机;所述旋转轴在远离所述电机的轴面上开设有与轴心连通的通孔,将所述吸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从轴心穿出并通入至所述蓄水池中。本发明提供污水采集装置,与飞行机器人配合使用,完成水质取样,大幅提高监测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工作人员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正呈现区域扩大化、污染多样化、程度严重化的趋势。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和日趋严峻的水危机,水资源保护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控,及时掌握水质现状情况,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进而追朔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水质取样等工作。但是,现有的水质检测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当出现水面面积较大,检测天气恶劣,水质外部环境复杂(如森林内湖泊)等情况,就需要更大的人力成本,加大污水采集的难度,也存在更多的职业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与飞行机器人配合使用,完成水质取样,大幅提高监测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工作人员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包括盒状的箱体,所述箱体内水平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下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吸水管放下与收缩的旋转轴,所述固定挡板上端设置有用于储存检测样品的蓄水池;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湖水从吸水管吸入并排出到蓄水池中的蠕动泵,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有吸水管,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带动吸水管转动的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在远离所述电机的轴面上开设有与轴心连通的通孔,将所述吸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从轴心穿出并通入至所述蓄水池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上悬挂有铅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采集装置设置在飞行机器人的下部,与所述飞行机器人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与飞行机器人配合使用,替代人工完成复杂环境下的污水监测作业的取样工作,大幅提高监测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工作人员风险;该污水采集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中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水污染检测飞行机器人的污水采集装置的取样过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5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