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斑美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4583.9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品良;王冬梅;文跃强;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 | 分类号: | A61K36/75;A61P17/00;A61K35/618;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刘华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斑美白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当归15‑30份、黄芪30‑60份、西洋参15‑30份、阿胶15‑30份、珍珠30‑60份、白鲜皮30‑60份、丹参30‑60份、白芷30‑60份、红花15‑30份、白芝麻15‑30份、降香10‑20份、白菊花15‑3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配伍合理,益气养血,祛斑美白效果显著,可有效治疗黄褐斑、晒斑、雀斑,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斑美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面部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性病变,损害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明显,严重影响外观美感。色斑深浅与季节,日晒,内分泌因素有关,精神紧张、熬夜、劳累可加重皮损。
面部的斑点病因尚不清楚,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也见于一些女性生殖系统疾患、结核、癌症、慢性乙醇中毒、肝病等患者。日光可促使发病。男性患者约占10%,有研究认为男性发病与遗传有关。
中医认为,面部色斑是因脏腑经络气血不调,血虚不容于面;或因七情内伤,肝郁气滞,肝脾不和;或因饮食劳倦,月经不调;或因火郁经络之血分,风邪外博而发所致。采用西药治疗这类疾病,多是外擦或内服维生素类、黄酮醇类药物。由于致病原因较多,采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一,也不易根治,有些药副作用较大。
但目前用于祛斑美白的中药制剂,要么疗效不够理想,要么组分较多、配制复杂,例如公开号为CN101732683A公开的中药制剂药味多达70种以上,用药成本高,因此,急需开发安全、有效、成本较低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斑美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斑美白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当归15-30份、黄芪30-60份、西洋参15-30份、阿胶15-30份、珍珠30-60份、白鲜皮30-60份、丹参30-60份、白芷30-60份、红花15-30份、白芝麻15-30份、降香10-20份、白菊花15-30份。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当归15份、黄芪50份、西洋参30份、阿胶15份、珍珠50份、白鲜皮30份、丹参30份、白芷30份、红花15份、白芝麻30份、降香10份、白菊花15份。
其中,所述当归为全当归;所述黄芪为生黄芪。
白菊花:(拉丁文名:White Chrysanthemum.)菊科,又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药菊,多年生草本植物,泛指白颜色的干燥菊花。
全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全株。
其中,它是由所述原料药的原生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其中,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
其中,所述外用制剂为散剂、搽剂、汤剂、膏剂、膜剂、洗剂、气雾剂或喷雾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
b、将原料直接打粉,或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祛斑美白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药物为治疗黄褐斑、晒斑和/或雀斑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壮阳药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提取物口腔喷剂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