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点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4492.5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伟;黄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点 设计参数 焊点寿命 焊点形态 几何形态 优选 优化 设计参数空间 焊点可靠性 正交实验法 最速下降法 电子组装 复合设计 回归方程 极差分析 实验设计 特征模型 应用中心 影响顺序 优化目标 最优参数 寻优 正交 响应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焊点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旨在供一种能够改善焊点形态,提高焊点可靠性的焊点设计参数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以焊点几何形态参数为设计对象,根据器件几何规格尺寸和电子组装标准,选取焊点几何形态设计参数;建立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表和焊点形态特征模型;提取焊点形态特征,建立焊点模型,采用正交实验法及极差分析方法对焊点设计参数进行优选,确定优选焊点设计参数对焊点寿命的影响顺序;应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法建立焊点寿命回归方程;以焊点寿命最长为优化目标,在整个焊点设计参数空间内对焊点设计参数寻优,应用最速下降法确定最优参数,获取最优焊点设计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涉及微电子组装焊点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技术微细加工特征尺寸不断缩小,晶片尺寸加大,IC的I/O的端口数剧增,相应的芯片封装技术向高密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以倒装焊(Flip-Chip)工艺为基础的芯片直接互连技术COB(chip on board)和DCA(directchip attachment)等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类互连技术中,经常采用复合焊料结构的焊点,即在芯片上用高熔点焊料做成焊料凸点,然后在基板上印刷共晶焊料或无铅焊料,利用再流焊工艺形成复合焊点,实现芯片和基板之间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根据液态焊料润湿理论、最小能量原理等焊点形态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已知焊料量、焊料性质和焊点形态参数的情况下,能唯一确定相应的焊点形态。焊点的形态与可靠性的关系是焊点可靠性研究中的一大热点,许多研究表明焊点的形态对焊点的机械性能、焊点应力应变的分布和焊点热循环的寿命都有直接的联系。
微电子组装与封装中焊点的形成过程通常在回流焊过程中,焊点以焊膏的形式受热融化,在连接点处金属表面(如基板的金属化焊盘,微电子封装的可焊金属表面、凸点、引线等)润湿铺展,液态焊料在与金属基体的融解、扩散等相互作用下,在焊点处形成焊料圆角,最终在冷凝后得到具有一定外观形态的固态焊点,实现电子器件(芯片)与基板的电气、机械连接。微电子器件失效中一半以上和组装与封装的失效有关。而微电子组装与封装的失效中,焊点的失效是主要原因之一。焊点可靠性是微电子产品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
研究表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层对焊点寿命的影响极小,复合SnPb焊点热循环失效主要发生在低熔点的焊料中。模型中组成器件的硅芯片、铜焊盘为与温度无关的弹性材料,底充胶以及玻璃纤维环氧树脂FR4基板均假设为与温度无关的弹性材料,FR4基板采用正交各向异性,其他为各向同性材料。焊点在热循环过程中,应力应变外侧焊点距离结构中心位置最远,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焊点最脆弱的位置出现在最外侧焊点右下角靠近焊盘的位置;在热加载过程中,外侧焊点经受的应力应变范围更大。在热循环过程中,焊点的应力应变随温度变化而周期性变化。在热循环的高温阶段应力值比较低,在热循环的低温阶段应力值较高。在热循环高低温保温阶段应力松弛。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对焊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很大,而高温保温和低温保温阶段对焊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