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单元耦合的并联拓展序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4399.4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波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吸声材料 盖板 多单元 耦合的 并联 吸声 底座 复杂空间曲面 隔板 全频带吸声 构件单元 极端环境 矩形底座 矩形列阵 矩形阵列 生产加工 实际噪声 吸声特性 吸音材料 装饰作用 支撑柱 拓展 海绵 纤维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单元耦合的并联拓展序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该构件由若干个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单元组成,每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包括底座、支撑柱、隔板、吸音材料、盖板,所述底座由若干个矩形阵列组成,所述矩形列阵为4x4的矩形底座,本发明所提出的吸声结构可根据所吸声特性定制组合,适用于复杂空间曲面环境,能够较好的实现全频带吸声,且该产品无纤维,易于生产加工,在极端环境适用,盖板既保护了吸声海绵又起一定的装饰作用,且能够适合于在实际噪声控制工程中大量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多单元耦合的并联拓展序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
背景技术
吸声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有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吸声结构有吸声尖劈的吸声结构和穿孔板的吸声结构等。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玻璃棉作吸声材料的尖劈,玻璃棉按其尖劈骨架的尺寸进行切割,然后将其放入骨架中,为了防止纤维的散落,再用织物做一尖劈套。通常为玻璃纤维布套,最外层再套一塑料窗纱,以遮挡布套可能产生的皱褶,可起一定的装饰作用,这种尖劈的覆面材料比较便宜。随着化纤织物应用的普及,也可以用透声的阻燃化纤布套,有多种颜色选择,具有比较好的外观及装饰效果,但价格较贵些。
常用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单个共振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狭缝共振吸声结构、 穿孔板和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等。这些共振吸声结构的作用原理跟“赫姆霍兹”共振器相似。当入射声 波频率和系统的共振频率接近时,空气往复振动时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和阻尼作用,使声能因粘滞损失转变 为热能,即使声能大量损耗。这种吸声结构也具有一些显著缺点:频率的选择性强,只在某些特定频段具 有较好的吸声性能,而偏离这些频段后吸声效果则明显变差。而且这些常用共振吸声结构在用于吸收中、 低频噪声时,往往需要很大的背腔体积。这就限制这些常用吸声结构在中、低频噪声吸声降噪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吸声结构的不足提出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较好的吸收中、低频噪声,易于生产加工,且能够适合于在实际噪声控制工程中大量应用的一种基于多单元耦合的并联拓展序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单元耦合的并联拓展序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该构件由若干个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单元组成,每块超薄无纤维吸声材料构件包括底座、支撑柱、隔板、吸音材料、盖板,所述底座由若干个矩形阵列组成,所述矩形列阵为4x4的矩形底座,所述矩形列阵上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空心体,所述支撑柱焊接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支撑柱与底座处垂直状态,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矩形列阵上端由左到右逐渐递增,呈上升趋势,所述隔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隔板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纵向设置若干个,所述横纵向隔板相互配合与相交处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形成支撑框,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框在分隔空间内填充由三聚氰胺组成的吸音材料,所述盖板为正方形,所述盖板覆盖在吸声材料构件上方。
所述底座为正方形,设所述底座的长度为D,所述长度D=200mm;
所述支撑柱为空心体,所述支撑柱的半径R,所述支撑柱的半径R=10mm;所述支撑柱内壁为三角形,且角度为钝角,所述支撑柱的内壁之间产生的夹角β,所述夹角β=140°,所述支撑柱内壁为三角形,三角形结构使支撑柱稳定,且吸声更均匀;
所述隔板采用硅酸钙和石膏板制成;
所述吸音材料采用的是三聚氰胺海绵,所述吸音材料密度为8-11Kg/ m³,所述吸音材料的容量在4-12Kg/ m³;
本发明所提出的吸声结构中,其中,所述的实体可以由硬性材料、泡沫材料构成;所述硬性材料、泡沫材料是指钢铁、木材、陶瓷、石膏、水泥、海绵、泡沫铝。
本发明所提出的吸声结构中,其中,所述的支撑柱可为圆柱空心体,棱柱空心体,螺旋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波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波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