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美白对虾多品种池塘混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4345.8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飞;谷孝鸿;陈辉辉;毛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白对虾 罗氏沼虾 多品种 黄颡鱼 混养 白鲢 池塘混养 摄食 调控水质 能力增强 生态效益 水体自净 养殖空间 有效控制 蓝藻 饵料 养殖 体弱 虾病 对虾 成活率 死亡率 收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多品种池塘混养方法,采用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黄颡鱼/胡子鲶和白鲢混养,提出了特定的混养比例和养殖方法。本发明较好解决了南美白对虾单独养殖过程中易发病,死亡率高,效益不稳定的问题,多品种混养能有效利用养殖空间,罗氏沼虾、黄颡鱼和胡子鲶可以摄食体弱病态的对虾,有效控制虾病,白鲢可以摄食蓝藻调控水质,且饵料投入成本下降,水体自净能力增强,生态效益显著。本发明南美白对虾成活率高,规格大,且多收获经济价值较高的罗氏沼虾、黄颡鱼/胡子鲶,经济效益可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和肉食性鱼类合理套养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个体大且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在人工养殖上,南美白对虾以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虾户的欢迎。2015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73.15万吨,产值过百亿,是目前国内重要的养殖水产品之一。但随着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病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养殖南美白对虾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养殖户开始探索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通过合理混养以期推动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淡水池塘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以南美白对虾主养,罗氏沼虾混养,或者南美白对虾主养,混养少量鱼类或者贝类,如河蚬、金鲳鱼、胭脂鱼、黄颡鱼、鲶、罗非鱼、青虾等。但这些模式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依旧很大,虾体出塘规格偏小,且不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经济效益不稳定。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南美白对虾混养新模式,利用食物链原理,合理利用池塘水体生态位,并能通过动物间的不同习性特点互惠互助,促进共同生长,达到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的目的。
罗氏沼虾生长快,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水产品。生活于底部水层,可以将一些病死或体弱、濒临死亡的不健康对虾吃掉,却较难捕捉健康对虾,同时自身不感染,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链,是理想的混养品种。在南美白对虾生长旺季时套养小规格黄颡鱼苗,可有效清除患病的个体和尸体,起到“清道夫”的作用,且不会对南美白对虾的健康个体构成威胁,及时有效控制南美白对虾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对虾产量;同时,套养黄颡鱼能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虾池单位水体的经济效益。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适当套养胡子鲶,同样可以将体弱、带病、活动能力差的南美白对虾清除,有效降低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几率。但由于其活动能力强,摄食量大,在摄食体弱、带病、活动能力差的南美白对虾的同时,也会摄食在蜕壳的健康南美白对虾。所以,只要控制好套养密度就不会影响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黄颡鱼和胡子鲶不可同时套养。
因此,以降低养殖密度提高养殖规格,多品种混养降低病害发生和调控水质为目的的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得到了有益的探索。目前还没有将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肉食性鱼类(黄颡鱼或胡子鲶)和滤食性鱼类(鲢)同池多品种混养的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高效的南美白对虾多品种池塘混养方法,能降低单位养殖产品的饲料耗用,减少养殖废水排放,降低病害发生,提高虾体出塘规格,提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美白对虾多品种池塘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塘消毒
彻底晒塘至龟裂发白,清除表层淤泥;在放苗前10-15天,注水并用30mL/L茶籽饼清塘,进行杀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
(2)虾苗放养
华东地区在5上旬,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投放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为每亩5-5.5万尾,规格为体长0.8-1cm;南美白对虾苗种先在标粗池暂养2-3天后淡化;淡化工作在5-10天完成,当标粗池内水的盐度和养殖池的盐度相同或者接近时,拆除标粗池的塑料薄膜,拆塑料薄膜时应逐渐拉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孵化池
- 下一篇:一种太空莲-泥鳅综合养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