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优化的用户端网络质量测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3175.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9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范玲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W8/02;H04W8/18;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优化 用户端 质量 测评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优化的用户端网络质量测评系统及其方法,涉及网络优化技术领域。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数据信息上传模块与登录模块连接;评分模块,移动终端通过登录模块与评分模块连接;HLR,HLR通过登录模块所录入的用户登录信息获取用户数据;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分别与评分模块和HLR连接;地图绘制单元,地图绘制单元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与地图绘制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网络质量测评系统集成在云端,减少了用户所持移动终端的存储,同时简化了用户进行网络质量测评的过程,以便于获取更多来自用户主观的网络质量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网络优化的用户端网络质量测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各种硬件或软件技术使网络性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最佳平衡点,网络优化也是SEO。网络优化主要分为设备及服务两个方面,其中规划、测评、优化属于服务行业;硬件方面指在合理分析系统需要后在性能和价格方面作出最优解方案。软件方面指通过对软件参数的设置以期取得在软件承受范围内达到最高性能负载。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是一个负责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永久存储和记录所辖区域内用户的签约数据,并动态地更新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在呼叫业务中提供被呼叫用户的网络路由。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是系统的数据中心,它存储着所有在该HLR签约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业务数据、账户管理等信息,并可实时地提供对用户位置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及实现各类业务操作,包括位置更新、呼叫处理、鉴权和补充业务等,完成移动通信网中用户的移动性管理。
目前,现有的网络优化的前期网络质量数据收集过程中,往往是工作人员通过各种软件或设备对网络状况进行机械地获取,而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时,时常因为反馈过程复杂而放弃对网络质量的反馈,从而致使运营商难以获取用户对网络质量的主观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优化的用户端网络质量测评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将网络质量测评系统集成在云端,减少了用户所持移动终端的存储,同时简化了用户进行网络质量测评的过程,以便于获取更多来自用户主观的网络质量信息,解决了现有的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时,时常因为反馈过程复杂而放弃对网络质量的反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网络优化的用户端网络质量测评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数据信息上传模块与登录模块连接;
评分模块,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登录模块与评分模块连接;
HLR,所述HLR通过登录模块所录入的用户登录信息获取用户数据;
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分别与评分模块和HLR连接;
地图绘制单元,所述地图绘制单元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
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与地图绘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采集网络质量数据并通过数据上传模块上传至云端;所述登录模块用于采集用户通过触控显示屏所输入的用户登录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评分模块用于用户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对网络质量作出评估并输入评分数据,所述评分数据包括网络故障发生频率、网络故障常发时段和网络故障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分析并处理评分模块所获取的用户评分数据和HLR所获取的用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地图绘制单元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地图数据;所述地图绘制单元用于根据评分模块所获取的用户评分数据和用户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数据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地图的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3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