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垫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2960.5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方;甄明晖;仇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2 | 分类号: | F16D69/02 |
代理公司: | 37210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美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层料 制备 树脂基摩擦材料 有机粘结剂 固化交联 热量传递 散热性能 碳素材料 纤维材料 制动效力 刹车片 石墨烯 制动片 树脂 垫层 匹配 阻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垫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刹车片技术领域。以垫层料的原料组分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垫层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有机粘结剂5%‑15%、碳素材料1%‑5%、纤维材料40%‑55%、填料25%‑40%。本发明所提供的垫层料添加了石墨烯,可参与垫层料中树脂的固化交联进而提升垫层的机械强度,同时提升垫层料的散热性能;在与树脂基摩擦材料层匹配使用时,除具有阻隔热量传递的功能外,还可大大提升制动片的常温和高温剪切强度,并能提供一定的制动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垫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自从世界上出现动力机械和机动车辆后,在其传动和制动机构中就要使用摩擦材料,依靠摩擦作用来执行制动和传动功能。根据摩擦材料材质或基体的不同,可以把摩擦材料分为树脂基摩擦材料、金属基摩擦材料、炭炭复合材料和陶瓷基摩擦材料四类。而对于大部分的乘用车、商用车型,树脂基摩擦材料仍占有绝对地位。
摩擦材料的优劣不仅决定着汽车制动性能的高低,还关系着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对于树脂基摩擦材料,由于有机树脂粘结剂的存在往往其在高温极易氧化分解等因素,会导致制动片在高温制动过程中各项性能的衰减。因此,随着行业内技术的发展,摩擦材料中酚醛树脂等有机粘结剂的添加量正逐渐减少,有机粘结剂含量的降低,使得摩擦材料与背板之间的粘接强度进而降低,尤其在高温高速制动条件下(制动末温度可达400℃~600℃,甚至更高)制动片的散热性较差,长时间的高温会造成粘接强度迅速降低,进而摩擦材料衬片极易从背板上脱落,成为了当前提升制动安全性能的新难题。
专利CN 202937707 U中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隔热功能的刹车片,即在摩擦材料靠近钢背板的一侧增加了一个4mm的耐高温隔热层,从阻隔热量传递的角度,防止制动过程产生的制动片高温易损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该专利并未涉及其隔热层与钢背板和摩擦材料层粘接强度的问题,且4mm的隔热层中含有机酚醛树脂占比47%,改性酚醛树脂占比21%,摩擦粉10%,其中共有78%的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极易氧化分解,尤其在高温高速制动条件下将迅速丧失粘接力,存在极大的制动安全隐患;另外,由于不同车型的制动片总成结构、厚度等不尽相同,因此4mm的厚度并不能满足所有车型对于制动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垫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垫层料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所有车型的制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垫层料,以垫层料的原料组分的总质量为基准计,所述垫层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有机粘结剂5%-15%、碳素材料1%-5%、纤维材料40%-55%、填料25%-40%。
优选地,所述有机粘结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
优选地,所述有机粘结剂选自酚醛树脂(未改性)或改性酚醛树脂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有机粘结剂选自酚醛树脂、硼改性酚醛树脂、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环氧改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粘结剂的凝胶时间为10S-150S(150℃)。
优选地,所述碳素材料选自粉体石墨烯、片状石墨烯、改性石墨烯的一种或多种。
石墨烯是一种强度较大、导热导电性能较好的纳米材料,可参与树脂的固化交联过程,对固化后的树脂强度增强效果明显;其中石墨烯按照其层数可分为单层石墨烯(由1层苯环结构的碳原子组成的碳材料)、双层石墨烯(由2层苯环结构的碳原子组成的碳材料)、少层石墨烯(由3~10层苯环结构的碳原子组成的碳材料)和多层石墨烯(由10层以上苯环结构的碳原子组成的碳材料)。优选地,改性石墨烯选自硅烷偶联剂改性石墨烯,以提高石墨烯在垫层料中的分散性和结合强度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2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