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两性离子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2615.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龚伟;李美兰;刘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洛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8/08 | 分类号: | C08F218/08;C08F220/18;C08F220/56;C08F220/38;C08F2/30;C08F2/24;C08F4/30;C09K1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地址: | 7260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单体溶液 混合单体 两性离子型聚合物 引发剂溶液 沙地治理 引发剂 滴加 高盐 水中 制备 离子 溶解 丙烯酸丁酯 醋酸乙烯酯 混合乳化剂 混合液加热 丙烯酰胺 缓慢滴加 加热升温 两性单体 去离子水 反应釜 混合液 预混合 出料 乳化 保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两性离子型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进行预混合得到混合单体,将引发剂溶解在一部分去离子水中得到引发剂溶液,将丙烯酰胺和两性单体溶解在一部分去离子水中得到水溶性混合单体溶液;向反应釜中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及全部的混合乳化剂,加热升温,然后加入少量的引发剂溶液,乳化,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升温,然后加入少量的混合单体及少量的水溶性混合单体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缓慢滴加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混合单体和水溶性混合单体溶液,保持引发剂、混合单体和水溶性混合单体溶液同步滴加完毕,滴加完成后升温,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至室温,出料,即得两性离子型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固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两性离子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对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土壤盐渍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进而沙漠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盐渍地荒漠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全世界盐渍地分布很广,涉及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渍土面积为9.54×106km2左右,并且每年还在以1.0-1.5×104km2的速度增长,世界可耕地面积面临严峻考验。因此,世界各国都把遏制盐渍地荒漠化的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盐渍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林业局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中显示,截至2011年1月,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且每年还在以5%的速度不断增加。在荒漠化土地中,盐渍地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为荒漠化总面积的28.9%,遍及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盐渍地荒漠化致使我国大面积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生态失衡,加剧了荒漠化区域人民的贫困程度,并严重威胁村镇、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不断加剧的盐渍地荒漠化现状,使我国寻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与人口-资源-环境制约问题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要抑制日益猖狂的盐渍地荒漠化势头,就必须首先进行固沙,长期以来,在采用化学固沙材料进行高盐渍地荒漠化治理的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固沙材料耐盐性能与生态效应差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可对高盐渍地荒漠化进行治理的有效材料。日本东丽公司研制的聚氨酯固沙剂,虽已应用于我国多个地区的固沙试验,但在青海高盐沙地(如青海湖畔与柴达木盆地)一直未能取得好的效果。面对我国盐渍地荒漠化面积仍在扩大的严峻态势,研究出能有效遏制高盐地荒漠化的适用材料及治理方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艰巨任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盐性、稳定性和粘结性的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两性离子型聚合物,还提供了工艺简单的两性离子型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两性离子型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组分的原料制成:去离子水80~200份、混合乳化剂1~10份、醋酸乙烯酯10~80份、丙烯酸丁酯5~25份、两性单体0.2~8份、丙烯酰胺0.6~6份及引发剂0.01~3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与两性乳化剂的复合体系,复合体系中非离子型乳化剂与两性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6~6:1;其中,非离子型乳化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醇、壬基酚聚氧乙醚、聚醚L35、聚醚L45、聚醚F68、吐温20、吐温60、吐温80中的一种或多种;两性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十四烷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2-氯-1,3-二甲基氯化咪唑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洛学院,未经商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2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