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2503.6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召;刘在翔;陈琦;陈守刚;王俊有;金波;马丁·科恩斯图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桥海陶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76 | 分类号: | C01B21/076;C04B35/58;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非极性芳香烃与卤代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反应助剂,向反应助剂中加入液氨,待液氨与反应助剂稳定分层之后,向反应助剂中加入四氯化钛溶液于低温下进行化合反应,反应结束之后进行洗涤,得到氮化钛前驱体;2)将步骤1)得到的氮化钛前驱体进行高温焙烧,得到氮化钛纳米粉体;其中,所述四氯化钛溶液为四氯化钛与有机溶剂溶解配制而成,所述有机溶剂为非极性芳香烃与卤代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氮化钛粉体纯度高、颗粒均匀、粒度分布窄、粒径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氮化钛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钛粉体是制备氮化钛陶瓷的基本原料,是影响氮化钛陶瓷性能的关键,其中纳米级氮化钛粉体呈黑色,微米级氮化钛粉体呈黄色。氮化钛陶瓷是一种高性能陶瓷,它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损、耐酸碱侵蚀,另外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
纳米氮化钛粉体是指其晶粒尺寸在100纳米以内的氮化钛粉体,用它代替微米级氮化钛粉体作原料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性能;用它作为增强相,可有效提高金属、陶瓷基体的强度和韧性。而且,由于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能分散在其它材料中形成导电网络,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故此,纳米氮化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
随着国内外对氮化钛研究的加深,制备氮化钛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固相法:金属钛或氢化钛在氮气中高温处理可制得氮化钛粉末,这类方法所需温度较高,而且高温下氮化钛团聚结块,颗粒粗大,与现在市场所需求的纳米级氮化钛相差较大,所以还需要机械破碎,总能耗较高。气相法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以四氯化钛、氨气、氢气、氮气为原料,在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氮化钛粉末,这类方法反应较快,但反应过程不容易控制,且反应温度较高、能耗较高。除此之外液相法也是近几年研究较多的方法,液相化学反应所需反应温度相对较低,工艺过程简单无需大型设备,所需费用较低,降低了粉末制备成本,而且其方法生产制备的氮化钛粉末颗粒均匀,粒度分布窄,粒径可达纳米级,可满足现有市场需求,未来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氮化钛制备方法,具有广阔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氮化钛粉体纯度高、颗粒均匀、粒度分布窄、粒径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非极性芳香烃与卤代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反应助剂,向反应助剂中加入液氨,待液氨与反应助剂稳定分层之后,向反应助剂中加入四氯化钛溶液于低温下进行化合反应,反应结束之后进行洗涤,得到氮化钛前驱体;
2)将步骤1)得到的氮化钛前驱体进行高温焙烧,得到氮化钛纳米粉体;
其中,所述四氯化钛溶液为四氯化钛与有机溶剂溶解配制而成,所述有机溶剂为非极性芳香烃与卤代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低温的温度为-60℃~-35℃。
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化合反应是在真空条件进行。
优选地,四氯化钛、液氨与反应助剂的质量之比为50~200:300~700:150~400。
优选地,所述步骤2)高温焙烧的具体条件为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温度为600℃~1200℃,焙烧时间控制在30~120min。
优选,所述保护性气氛的气体为氮气或者氩气。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桥海陶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桥海陶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2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