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害远程检查仪及检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1086.3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正达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轴 外轴 病害 检查仪 连接轴 双耳环 底座 检查 镜头中心 刻度腔 脚架 挤压 相机 地面放置 顶端设置 分析计算 活动设置 检查平台 螺纹设置 桥梁隧道 锁紧螺帽 作业过程 全站仪 上端 重合 穿出 连线 旋钮 平行 图像 指针 安全 贯穿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害远程检查仪及检查方法,病害远程检查仪包括脚架,脚架上固定有双耳环底座,双耳环底座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贯穿外轴,连接轴上设置有穿出双耳环底座并用于挤压外轴的锁紧螺帽;外轴上设置有刻度腔,外轴内活动设置有内轴,内轴上固定有位于刻度腔内的指针;外轴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用于挤压内轴的旋钮;内轴的顶端设置有全站仪,全站仪的上端设置有相机,相机的镜头中心至全站仪的镜头中心的连线与内轴的轴线相平行或重合。本发明在检查桥梁隧道病害时不需要搭建检查平台,本发明将病害转化成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检查人员可以选择较为安全的地面放置本检查仪,有效降低检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检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隧道结构的病害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害远程检查仪及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运营过程中车辆、环境因素以及结构本身缺陷等原因,使桥梁隧道结构产生病害,使用性能衰退、安全与耐久性降低。为保证桥梁隧道等结构的安全、耐久,应对桥梁隧道结构进行检查,为桥梁隧道等结构的维修、保养以及安全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桥梁检查过程,必须对任何退化或者缺陷病害的范围和程度进行精确的记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病害进行准确描述其所处位置、病害大小走向、病害形状范围、颜色特征。
目前主要的检查方法是采用桥检车、脚手架等搭设检测作业平台,让检查人员近距离接触到病害,对病害的位置、病害的长度、病害的面积等用皮尺、卷尺、钢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直接接触式测量,对于病害位置比较难以到达的情况,搭设检查作业平台花费巨大,工作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危险性,严重制约检测工作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病害远程检查仪及检查方法解决了现有桥梁隧道检查方法操作性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病害远程检查仪,其包括脚架,脚架上固定有双耳环底座,双耳环底座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贯穿外轴,连接轴上设置有穿出双耳环底座并用于挤压外轴的锁紧螺帽;外轴上设置有刻度腔,外轴内活动设置有内轴,内轴上固定有位于刻度腔内的指针;外轴上通过螺纹设置有用于挤压内轴的旋钮;内轴的顶端设置有全站仪,全站仪的上端设置有相机,相机的镜头中心至全站仪的镜头中心的连线与内轴的轴线相平行或重合。
进一步地,锁紧螺帽的头端设置在双耳环底座内。
进一步地,锁紧螺帽的外表面和双耳环底座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进一步地,连接轴固定在双耳环底座上,连接轴的外表面和锁紧螺帽的内表面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提供一种病害远程检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全站仪测量病害所在构件的方位数据,根据相机镜头中心至全站仪镜头中心的距离,调整相机镜头中心至全站仪测量时镜头中心所在位置并拍摄病害所在构件;
或使用相机拍摄病害所在构件的图像,根据相机镜头中心至全站仪镜头中心的距离,调整全站仪镜头中心至相机拍摄时镜头中心所在位置并测量病害所在构件的方位数据;
S2、测量相机所拍摄图像中构件的尺寸,并根据构件的方位数据获取构件的实际尺寸;
S3、根据构件的实际尺寸与在图像中的尺寸,确定拍摄图像的缩小倍数;测量相机所拍摄图像中病害边缘的任一点相对于构件边缘的距离;
S4、根据拍摄图像的缩小倍数和拍摄图像中病害边缘的任一点相对于构件边缘的距离,获取该点相对于构件边缘的实际距离;
S5、重复步骤S4,得到病害边缘上每一点相对于构件边缘的实际距离;
S6、以构件边缘为坐标轴建立二维坐标系,得到病害边缘上每一点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进而得到病害的长度、面积,以及在构件上的实际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正达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正达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