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0408.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姜起;梁敏;陈骏;侯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48/16;H04W72/08;H04W76/10;H04W76/3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管理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电子标签系统的中心管理设备基于触发事件获取的与之对应的信道扫描结果来判断其管辖的基站是否存在的干扰类型,然后基于干扰类型生成信道指示消息,以动态调整信道资源以保证电子标签系统的正常通信。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识别无线环境的变化,并基于变化动态调整无线信道资源,提升通信效率,以实现电子标签系统与其他同频段无线通信设备共存。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的应用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其中各类型的无线协议标准也逐一被定义,例如IEEE802.15等,其中IEEE802.15.4的标准使用2.4GHz的公共频段,但是该公共频段还被其他不同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例如WIFI。因此,无线信道共享特征决定工作在同一频段的无线网络之间的相互干扰。
基于2.4GHz的电子标签通信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无线通信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无线信道资源受到外界临时的或者长期的干扰,例如临时或者长期出现的WIFI干扰源。
电子标签产品如何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共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根据环境动态调整无线信道资源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标签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发事件来获取与该触发事件对应的预设时间范围的信道扫描结果,其中,信道扫描结果包括针对预先为基站分配的第一无线信道资源的监测结果,该第一无线信道资源用于基站与归属该基站的至少一个电子标签建立通信;
基于与该触发事件对应的预设时间范围的信道扫描结果判断第一无线信道资源存在的干扰类型;
基于干扰类型生成信道指示消息,信道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无线信道资源,信道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基站与归属该基站的至少一个电子标签针对该第二无线信道资源的使用权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标签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中心管理设备上报信道扫描结果,其中,信道扫描结果包括针对预先分配的第一无线信道资源的监测结果,该第一无线信道资源用于与归属的至少一个电子标签建立通信;
从中心管理设备接收信道指示消息,该信道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无线信道资源,其中,信道指示消息是由中心管理设备基于第一无线信道资源存在的干扰类型生成的,该干扰类型是由中心管理设备基于响应于触发事件来获取与该触发事件对应的预设时间范围的信道扫描结果判断得到的;
然后,控制归属的至少一个电子标签按照信道指示消息指示的第二无线信道资源的使用权限建立通信。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标签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向中心管理设备上报信道扫描结果,其中,信道扫描结果包括针对预先分配的第一无线信道资源的监测结果,该第一无线信道资源用于基站与归属该基站的至少一个电子标签建立通信;
中心管理设备响应于触发事件来获取与该触发事件对应的预设时间范围的信道扫描结果,然后基于该信道扫描结果判断该第一无线信道资源存在的干扰类型;并基于该干扰类型生成信道指示消息,该信道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无线信道资源;
基站从中心管理设备接收信道指示消息,然后与归属该基站的至少一个电子标签根据信道指示消息指示的第二无线信道资源的使用权限建立通信。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标签系统的中心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