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49448.5 | 申请日: | 201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姚阿艳;王军强;霍军涛;许巍;李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46;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纳米 多孔 金属 氧化物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xNiyCozY100‑x‑y‑z‑m‑nCumMn柔性非晶合金材料,其中A为Al、Fe、Zn或Mg,M为Ce、Mn、Au和Pt中的至少一种;x=75~90,y=0~10,z=0~10,m=0~10,n=0~10,y和z不同时为0,100‑x‑y‑z‑m‑n大于0,x、y、z、m和n为对应原子的原子百分比;(2)真空条件下,将所述的非晶合金材料进行热处理,得到纳米晶合金材料;(3)采用碱性或酸性溶液对所述的纳米晶合金材料去合金化处理,即得。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晶、电化学、纳米和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等一些优点,成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根据储能机理的不同,超级电容器可以分为两大类: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的储能是通过离子在电极表面快速吸附-脱附实现的。赝电容器的储能机理跟二次电池很相似,是在电极/电解液的界面发生可逆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储存电荷。过渡金属氧化物(例如:NiO,CoO,MnO2,RuO2)及其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理论电容,作为赝电容器电极材料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传统的制备纳米多孔赝电容电极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电化学法、水热法、模板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制备的电极材料存在一些问题使其电化学性能降低。
金属氧化物的电导率低,不利于电子转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氧化物中掺杂金属并将其与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等形成复合材料,从而提高其电导性。传统电极的制备需要用非活性并且绝缘的粘结剂(例如:PVDF),还要进行高压(5~10MPa)后处理,对电极进行高压处理确实会降低活性材料与集流体间的电阻,但是会使结构致密化,这不利于离子的扩散。金属/氧化物的核壳结构也有助于提高电导性,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核壳界面很难控制。
采用去合金化的方法可以生成3D的纳米多孔结构,这种结构中金属的ligment既可以作为集流体避免粘结剂的使用,也可以作为金属核增加电导性,并且氧化物的壳可以在金属核上原位生长。因此,制备这样一种具有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并在氧化物中掺杂金属的电极材料,会大大增加电导性和活性位点,从而提高电容特性。
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微结构是影响电化学性能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它们跟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的前驱体密切相关。小孔会增加比表面积,从而增加材料的活性位点,但孔径过小会抑制离子的扩散,孔径过大又会减少比表面积,多级孔完美的结合了小孔和大孔的优势。传统的制备多级孔的方法步骤繁多,不利于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非晶合金条带为前驱体,将其纳米晶化后采用一步去合金化的方法制备柔性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AxNiyCozY100-x-y-z-m-nCumMn柔性非晶合金材料,其中A为A1、Fe、Zn或Mg,M为Ce、Mn、Au和Pt中的至少一种;
x=75~90,y=0~10,z=0~10,m=0~10,n=0~10,y和z不同时为0,100-x-y-z-m-n大于0,x、y、z、m和n为对应原子的原子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9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