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9330.2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鎏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9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斑点叉尾鮰 良种培育 家系 生长和存活 测试 测试过程 地理来源 地理群体 电子标记 个体标记 个体追踪 基础群体 技术实现 人工定向 双列杂交 同胞家系 同池混养 性状测试 遗传变异 优质种苗 优质种质 配合力 放入 亲本 性状 幼鱼 暂养 种质 池塘 种群 标准化 育种 复合 后代 筛选 世代 评估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不同地理来源的斑点叉尾鮰地理群体作为亲本种群来源,通过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建立遗传变异丰富的基础群体;2)利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建立大规模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3)通过RFID电子标记技术实现家系和个体追踪;4)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通过同池混养测试实现测试过程的环境标准化,对相关家系后代进行性状测试与评估;5)筛选优质种质。本发明的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可以利用斑点叉尾鮰复合性状育种开展斑点叉尾鮰种质世代提优,获得优质种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遗传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中国大部份地区养殖。近几年发展很快,养殖面积迅速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
现有斑点叉尾鮰的育苗方法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繁育产量不稳定,产量低;二,苗体较弱;三,苗规格差别较大。因此制约了斑点叉尾鮰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不同地理来源的斑点叉尾鮰地理群体作为亲本种群来源,通过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建立遗传变异丰富的基础群体;
2)利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建立大规模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
3)通过RFID电子标记技术实现家系和个体追踪;
4)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通过同池混养测试实现测试过程的环境标准化,对相关家系后代进行性状测试与评估;
5)筛选优质种质。
本发明的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可以利用斑点叉尾鮰复合性状育种开展斑点叉尾鮰种质世代提优,获得优质种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斑点叉尾鮰良种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不同地理来源的斑点叉尾鮰地理群体作为亲本种群来源,通过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建立遗传变异丰富的基础群体;
2)利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建立大规模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
3)通过RFID电子标记技术实现家系和个体追踪;
4)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通过同池混养测试实现测试过程的环境标准化,对相关家系后代进行性状测试与评估;
5)筛选优质种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鎏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鎏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9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使用抗生素的鱼类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网箱养殖黄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