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技术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8496.2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峰;张鹏;王剑松;郭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档案 植株 数据库服务器 读取设备 管理体系 智能手机 系统应用服务器 无线网络连接 二维码标签 管理系统 社会成本 植物编码 科普 上传 纸质 录入 扫描 节约 采购 宣传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包括安装在植株上的RFID电子标签、具有NFC芯片的智能手机、与读取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系统应用服务器;巡护人员利用现有支持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可将RFID电子标签内的信息直接录入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本系统无需为巡护人员单独采购读取设备,在保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不同形状的RFID电子标签设于不同位置的植株上,满足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编码的显示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在科普区设二维码标签,公众可直接扫描了解植株信息,无需纸质宣传科普,节约社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档案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具有以下优点:
1、快速扫描;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4、可重复使用;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7、安全性:由于RFID电子标签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将手机需要访问时、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识读,这就是手机二维码。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包装、图书等多种载体上,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方的号码、关键字即可实现快速上网,快速便捷的浏览网页、下载图文、音乐、了解企业产品信息,而省去了在手机上输入URL的繁琐过程,实现一键上网。同时,还可以方便的获取公共服务信息,实现手机阅读等功能。
目前并没有一款专门针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电子档案的管理系统,常用的是手工测量、记录,纸质保存,或者将纸质的内容录入或扫描至电脑进行保存,不能随时快速的调取每个植株的相关信息,不但效率低,无法满足管理部门的需求,也没有针对公众的科普需求设计相应可随时查看的电子资料。
现有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RFID阅读器都是一个单独的设备,对于应用本系统的企事业属于一笔大的支出,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应用现有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来完成电子标签阅读的系统,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不同类型的电子标签。随着智能手机和NFC技术的普及,通过 NFC技术来拓展智能手机的硬件功能成为智能手机应用拓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电子档案管理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包括安装在植株上的具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编码的RFID电子标签、读取RFID电子标签上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编码的读取设备、与读取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具有对外信息发布及查询功能的系统应用服务器;还包括由系统应用服务器生成的二维码标签,用于对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推介与科普信息服务;所述读取设备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以及与其连接的信息读取单元、信息录入单元、信息显示单元、信息存储单元、植株定位单元和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读取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植株图像照片的摄像头和用于采集RFID电子标签内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编码的NFC芯片,所述信息传输单元根据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编码与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植株管理信息数据库进行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