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8004.X | 申请日: | 201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卢迎春;贾兵;张广辉;陈军文;杨生超;宋婉玲;朱书生;朱有勇;陈中坚;魏富刚;张强皓;韦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于洪 | 
| 地址: | 6502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介导等温扩增 引物 荧光检测 试剂盒 应用 溶解曲线分析 生物检测技术 荧光检测技术 等温扩增 定性检测 核酸复制 检测反应 快速检测 目标序列 目的片段 上机实验 实时监控 特异引物 新型技术 核酸 扩增 体外 样本 融合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鉴定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是核酸体外快速扩增与荧光检测技术融合的新型技术,通过针对目的片段设计6条特异引物,通过增曲线实时监控整个等温扩增核酸复制的反应过程,对产物做溶解曲线分析。本发明建立鉴定三七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可对待检样本中是否含有三七进行DNA层面的快速定性检测,大大缩减了检测使用时间,实现了三七策成分的快速检测,DNA提取后无需纯化即可上机实验,6条引物对应目标序列8个特异区域的识别保证了检测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鉴定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引物、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三七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由于三七独特明显的功效,越多的百姓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用它做原料的中成药达360多种,涉及制药企业1350多家;其价格居高不下,价格的波动足以影响到上千家的制药企业。不为人熟知的是,三七市场背后隐藏的乱象,偷偷侵蚀的却是消费者的健康。
因为三七价格昂贵,有不少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为购买三七的客户带来不便,水三七、藤三七、莪术等因与三七形状或性状类似,都是掺假掺杂的常见目标,另外加工后的三七粉则更容易做手脚。因此,如能建立一种基因水平的快速检测方法,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环介岛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其反应过程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通过添加有特殊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和针对目标基因特异性片段设计的引物组使核酸在恒温条件下完成,有快速,灵敏和特异的优点。实时荧光法与LAMP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则使得检测更加准确和直观,核酸复制扩增反应结束后可对产物做退火溶解曲线分析,溶解曲线可进一步坚定该核酸扩增产物是否是特异性扩增。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实验者应用到实际检测中,准确、高效、简单、快速、特异,非常适合三七种属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单的鉴定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引物及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鉴定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包括外部引物对、内部引物对和环引物对;
所述的外部引物对的序列为:
上游外部引物F3:atacgattagcaatgtcctcc;
下游外部引物B3:ccttgttgtgagctggtg;
所述的内部引物对的序列为:
上游内部引物FIP:cagtgggcggatcaaagtacaacttgtcacggtccttaacc;
下游内部引物BIP:aggcataaccagcattggcattgtggatggaactcaacg;
所述的环引物对的序列为:
上游环引物LF:tgttgtggacgtatggcaa;
下游环引物LB:cccaagctcaatgcttcaag。
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扩增引物的鉴定三七成分的试剂盒。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阳性对照模板、阴性对照模板和PCR反应液;
所述的阳性对照模板为三七的基因组DNA;
所述的阴性对照模板为其他植物的基因组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