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7753.0 | 申请日: | 201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王晓琪;项琼;万保全;栗刚;晏年平;汪本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28;H01F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互感器 主线圈 多绕组 磁路 分级 级联 二次侧绕组 一次侧绕组 制备 主绝缘包扎 安装过程 被测电路 常规线圈 电量监测 电能计量 继电保护 输出端子 输入端子 多线圈 主铁芯 备份 次侧 运输 | ||
本发明一种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主线圈和若干个分级线圈,其中,所述主线圈的一次侧绕组通过主线圈一次侧输入端子与被测电路连接,所述若干个分级线圈的一次侧绕组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在主线圈的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端子上。本发明所述的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的多个分级线圈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在主线圈的二次侧绕组上,这种线圈级联的方式既可以满足继电保护、电能计量、电量监测备份提出的多线圈要求,又使得电流互感器高压侧常规线圈的数量下降,大大降低了现阶段电流互感器多绕组的主绝缘包扎难度,而且,这种主铁芯结构在电流互感器的运输、安装过程中要求更低,提高了电流互感器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作为使用量最多的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大量应用于关口计量、用电信息采集、继电保护等领域。为提高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能计量、电量监测的可靠性,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线圈数量从过去的4个要求增加到8个或更多,使得电流互感器线圈总体重量倍增,特别是倒立式结构电流互感器的主绝缘包扎难度大增,主绝缘电场均匀程度随机性大,产品质量控制很难以保证。
另外,由于线圈数量多导致线圈相互挤压、器身重量大,绝缘支撑件(套管)法兰处瓷件在运输、安装、运行过程中承担的压力与扭矩增大。线圈数量的增多是很多电流互感器运输及安装过程发生损坏、运行过程发生爆炸或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电流互感器线圈数量多导致的重量大,运输和安装难度大,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主线圈和若干个分级线圈,其中,所述主线圈的一次侧绕组通过主线圈一次侧输入端子与被测电路连接,所述若干个分级线圈的一次侧绕组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在主线圈的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端子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分级线圈将主线圈二次侧输出的电流转化为所述电流互感器的额定输出电流。
进一步地,每个主线圈的二次侧输出端连接的分级线圈不少于2个。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主线圈和分级线圈的铁芯材料是超微晶或者硅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计量测量和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将电流互感器主线圈的一次侧绕组作为一次额定电流的输入端子;
步骤S2:将若干个分级线圈的一次侧绕组以级联的方式与主线圈二次侧绕组的输出端子连接;
步骤S3:将每个分级线圈的二次侧绕组作为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的输出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之前还设有步骤S0: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要求设计主线圈和分级线圈的磁芯材料和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中,当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主线圈是将一次额定电流按照比例转化为小的电流时,所述主线圈采用穿心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分级线圈二次侧可串联电阻器后输出小电压。
本发明所述的同磁路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将电流互感器的线圈分为主线圈和分级线圈两部分,多个分级线圈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在主线圈的二次侧绕组上,这种线圈级联的方式既可以满足继电保护、电能计量、电量监测备份提出的多线圈要求,又使得电流互感器高压侧常规线圈的数量下降,将现有技术中电流互感器主铁芯线圈重量减少60%以上,从而大大降低了现阶段电流互感器多绕组的主绝缘包扎难度,而且,这种主铁芯结构在电流互感器的运输、安装过程中要求更低,提高了电流互感器运行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载调压开关引线支撑装置
- 下一篇:油浸式变压器器身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