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降温的双向管道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7606.3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张洪文;曹武军;甑兆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8D1/053;F28D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降温 双向 管道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快速降温的双向管道装置,包括送酸管(1)和回酸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降温装置(2)和冷库降温装置(4);
所述送酸管(1)一端面与水池(6)的水冷池(601)内部的水冷降温装置(2)的进酸口固定连接;所述水冷降温装置(2)的出酸口通过送酸管(1)与冷库(3)内部的冷库降温装置(4)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库降温装置(4)下端面与回酸管(5)一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水冷降温装置(2)包括第一分管装置(201)和第二分管装置(202);所述第一分管装置(201)内部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第一分管装置(201)一表面均匀阵列有圆形贯穿孔;所述第一分管装置(201)和第二分管装置(202)的结构特征相同;所述第一分管装置(201)周侧面开有一出酸口;所述第二分管装置(202)周侧面开有一进酸口;所述第一分管装置(201)的圆形贯穿孔通过送酸管(1)与第二分管装置(202)的圆形贯穿孔固定连接;
所述冷库降温装置(4)包括第一半球仓(401)、第二半球仓(402)和圆仓降温装置(403);所述第一半球仓(401)下端面与圆仓降温装置(403)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球仓(402)上端面与圆仓降温装置(403)另一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水池(6)包括水冷池(601)、降温池(602)和常温水池(603);所述水冷池(601)内部固定安装有水冷降温装置(2);所述水冷池(601)通过水管与降温池(602)连通;所述降温池(602)通过水管与常温水池(603)连通;所述水管固定安装有一阀门(604);所述常温水池(603)通过抽水机(605)和水管与水冷池(601)连通;
所述进酸口与出酸口结构特征相同;
所述圆仓降温装置(403)包括圆仓(404)、冷流管(405)和圆管(406);相邻两个所述圆仓(404)之间相对一表面通过圆形阵列的圆管(406)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圆仓(404)之间相互连通;若干所述冷流管(405)贯穿圆仓(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的双向管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S01所述送酸管(1)通过水冷降温装置(2)在水池(6)的水冷池(601)中,利用送酸管(1)与水之间的温差,进行水冷降温处理;
SS02所述水池(6)的水冷池(601)与送酸管(1)的温度差在0°~10°内时,所述水冷池(601)的水经过水管流入降温池(602);所述降温池(602)自然降温,并搁置10min~120min;所述降温池(602)的水经过水管流入常温水池(603);所述常温水池(603)通过抽水机(605)和水管补充水冷池(601)的水量;
SS03经过水冷降温装置(2)的送酸管(1)流入冷库(3)内部的冷库降温装置(4)内;
SS04酸流经第一半球仓(401)进入圆仓降温装置(403);酸再流经圆仓(404)和圆管(406);酸再流入第二半球仓(402),再通过回酸管(5)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6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的冶金用冷却设备
- 下一篇:一种节能快速饮料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