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域边给水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7567.7 | 申请日: | 201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柳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梅萍 |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设施 水管 输送管 水域 转盘中心 挡水板 第一端 入水管 转盘 转轴 河岸 水池 浇灌 农作物 转盘表面 转盘转动 敞开口 挡水 多圈 均布 田埂 种植 田地 岸边 河水 便利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边给水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水域边给水设施包括设在河岸边的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一根绕成多圈的水管,所述水管的第一端连接一敞开口的入水管,所述水管的第二端与设在转盘中心转轴内的输送管第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的第二端通到远离河岸的水池内,所述转盘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挡水板。本发明水域边给水设施通过挡水板的挡水,带动转盘转动,使河水可经过入水管和水管中,进而经过转盘中心转轴内的输送管输送到远离河岸的水池或种植农作物的田埂中,从而使种植农作物的田地无需人工进行挑水浇灌,大大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浇灌效率,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边给水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城镇的建立均发布在河岸、江岸的两侧,究其原因是: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江河不仅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清洁水,而且还为人类提供浇灌农作物所需要的水源,以往在浇灌农作物时,很多需要通过人力来挑水浇灌,其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效率低下,而现代虽然出现了水泵等泵水设备,但其离不开电的参与,而对于一些没法牵拉电源的河岸等仍无法使用,这样还是需要由人工挑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域边给水设施及其使用方法,该水域边给水设施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河岸边农作物的输水浇灌。
本发明水域边给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河岸边的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一根绕成多圈的水管,所述水管的第一端连接一敞开口的入水管,入水管为与水管垂直设置的柱形管,其上端切除一段劣弧,所述水管的第二端与设在转盘中心转轴内的输送管第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的第二端通到远离河岸的水池内,所述转盘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挡水板。
进一步的,上述水管以螺旋形绕设,并且与转盘贴紧。
进一步的,上述转盘为套设在中心转轴上竖立的圆形底板。
进一步的,上述水管通过均布的多个压片定位在圆形底板上,所述压片包括条形板和设在条形板上的若干个凹槽,所述条形板通过螺栓锁定在圆形底板上。
进一步的,在入水管与水管的连接部上设有铰接的翻片,所述入水管上靠近翻片位置设有用于抵挡翻片的凸块,以使翻片仅能往入水管反方向摆动。
本发明水域边给水设施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域边给水设施包括设在河岸边的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一根绕成多圈的水管,所述水管的第一端连接一敞开口的入水管,入水管为与水管垂直设置的柱形管,其上端切除一段劣弧,所述水管的第二端与设在转盘中心转轴内的输送管第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的第二端通到远离河岸的水池内,所述转盘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挡水板;工作时,将该设备的下部末入河水中,并固定在机架上,随着河水的流到,水流冲击挡水板移动,进而推动转盘转动,在反复转动过程中,河水进入入水管和水管中,又经过转盘中心转轴内的输送管输送到远离河岸的水池中。
本发明水域边给水设施通过挡水板的挡水,带动转盘转动,使河水可经过入水管和水管中,进而经过转盘中心转轴内的输送管输送到远离河岸的水池或种植农作物的田埂中,从而使种植农作物的田地无需人工进行挑水浇灌,大大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浇灌效率,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入水管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4是入水管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梅萍,未经柳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7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