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烟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6579.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隆飞;郑仕发;许东升;林绍武;邓佳伟;李静超;罗兴生;赖如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烟草公司建阳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45 | 分类号: | A01G22/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118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栽 孔穴 烟苗 烤烟移栽 打穴 生产成本低 地区气候 烟苗剪叶 烟苗移栽 次剪叶 移栽期 营养土 壮苗 等高 断水 夹持 炼苗 垂直 培育 损害 制作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烤烟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培育壮苗:第1次剪叶后,根据种植地区气候确定移栽期,再将烟苗剪叶1~2次后移栽,移栽前5~10天断水断肥炼苗;S2:制作移栽孔穴:打移栽孔穴,所述移栽孔穴的深度为14~16cm,所述移栽孔穴的直径为7~8cm;S3:移栽烟苗:分施营养土后,二次打穴,所述二次打穴后的穴的深度与烟苗等高,直径为3~3.5cm,再夹持烟苗根部将烟苗垂直插入上述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及能够缩短烤烟移栽后还苗时间,减少移栽过程对烟苗的损害,有效提高烟苗移栽到位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烤烟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烟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烤烟(Flue Cured Tobacco),植株高大且叶片分布均匀疏散,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烟草类型,也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烟叶的质量主要受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及烘烤调制等因素的制约,优质烤烟的栽培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烟叶领域科技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要提高烤烟质量,烤烟移栽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烤烟移载是一个紧张、细致、要求很高的生产环节,在生产实践中,栽植方式不同或同样的行距,不同的株距,均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效果。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在一定密度条件下,安排适当的行株距和排列方式(如等行距且等株距等),使单位面积内的株数合理分布,充分利用光能、营养面积、地力和空间,以便于田间管理操作,并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得到适当调整和改善,以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发育,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
烤烟移栽技术研究至今,高垄深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烟叶生产。然而,由于各个烟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种植的烤烟品种也不同,因此,移栽技术需要因地制宜。
目前,建阳烟区以福建特色品种CB-1号为主栽品种,由于该品种的生育期长,移栽时间要适当提前,现有移栽方法,还苗期长,移栽前后常会遇到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极不利于烟叶的生长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烤烟移栽后还苗期的烤烟移栽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烟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培育壮苗:第1次剪叶后,根据种植地区气候确定移栽期,再将烟苗剪叶1~2次后移栽,移栽前5~10天断水断肥炼苗;
S2:制作移栽孔穴:打移栽孔穴,所述移栽孔穴的深度为14~16cm,所述移栽孔穴的直径为7~8cm;
S3:移栽烟苗:分施营养土后,二次打穴,所述二次打穴后的穴的深度与烟苗等高,直径为3~3.5cm,再夹持烟苗根部将烟苗垂直插入上述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烤烟移栽方法,通过小穴深栽,使得烤烟栽培种的最适还苗期为3~5天,比常规移栽的5~7天,至少缩短2天以上;通过缩短烤烟移栽后还苗时间,减少移栽过程对烟苗的损害,有效提高烟苗移栽到位。由于移栽孔穴的深度与烟苗等高,确保移栽孔穴内,随外界温湿度的变化,穴内形成一个垂直的圆筒小室,水分的蒸发或凝结,保持了烟株周围温湿度的相对稳定;通过将烟苗垂直插入穴内完成深栽,将壮苗培育、适时早栽、集中于孔穴内同时完成,有利于烟苗的适时早栽、干旱移栽、快速移栽、集中移栽及早生快发,实现减工降本、提高增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小穴深栽,使得烤烟栽培种的最适还苗期至少缩短29%以上,有效提高烟苗移栽到位;移栽孔穴的深度与烟苗等高,确保移栽孔穴内,保持烟株周围温湿度的相对稳定。
一种烤烟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烟草公司建阳分公司,未经南平市烟草公司建阳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大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棉花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