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差发电式高温钻井液冷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5722.1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唐琼琼;曲莉莉;高科;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F03G7/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钻井液 热交换器 钻井液输送 钻井液池 钻井 冷却液 汽轮发电机 冷却循环系统 温差发电 用电设备 储电箱 阀门 高温高压气体 冷却液输送泵 低温钻井液 制冷机组泵 电能储存 热量交换 制冷机组 冷凝器 装载箱 发电机 泵送 交换 发电 供电 | ||
一种温差发电式高温钻井液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冷却液装载箱、冷却液输送泵、热交换器、汽轮发电机、储电箱、用电设备、冷凝器、钻井、钻井液池、第一钻井液输送泵、第二钻井液输送泵;第一钻井液输送泵位于钻井与钻井液池之间,将从钻井中上返的高温钻井液泵送至钻井液池;第二钻井液输送泵位于钻井液池与热交换器之间,将高温钻井液输送到热交换器。经热交换器将高温钻井液与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交换后的冷却液变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汽轮发电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储存于储电箱中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高温钻井液经过热交换器交换变为低温钻井液后,通过第六管线进入钻井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差发电式高温钻井液冷却循环系统,利用返回地表的高温钻井液所携带的大量热能进行发电,同时可对钻井液进行循环冷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浅层资源的不断枯竭和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深井、超深井及特殊工艺井钻探越来越多。深井、超深井的井底温度可高达200℃,一般超过7000m的钻井井深,钻井液返回地面时的温度也均在90℃以上,其将携带大量的热。如按泵量200L/min,钻井液密度3000kg/m3,比热容2500J/kg.℃,温度降低50°,一小时就可产生热量4.5*109J,若能将这部分热量充分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钻井液在钻进过程中的持续高温,将导致钻井液出现高温降解、高温交联、高温解吸附等现象。使得钻井液表面活性降低,出现高温钝化现象,钻井液处理剂效能大幅度下降,丧失热稳定性,同时钻井液流动阻力减小,粘度降低,钻井液中化学反应加剧,聚结稳定性降低。如果不及时冷却,钻井液的性能将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井内事故频发,影响正常钻进。
发明内容
为充分利用钻井液产生的巨大热量,同时对高温的钻井液进行快速循环冷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差发电式高温钻井液冷却循环系统。
本发明包括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冷却液装载箱、冷却液输送泵、热交换器、汽轮发电机、储电箱、用电设备、冷凝器、钻井、钻井液池、第一钻井液输送泵和第二钻井液输送泵。
制冷机组通过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与冷却液装载箱连接,对冷却液装载箱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管线中,制冷机组泵和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管线中,第二阀门位于冷机组泵和制冷机组之间,制冷机组泵循环冷却液,第一阀门控制第一管线的流通,第二阀门控制第二管线的流通;
冷却液装载箱通过第三管线和第四管线与热交换器连通,冷却液输送泵设置在第四管线中,汽轮发电机和冷凝器设置在第三管线中,汽轮发电机位于热交换器一侧,冷凝器位于冷却液装载箱一侧,汽轮发电机与储电箱电连接,储电箱与用电设备连接;
钻井液池通过第五管线与热交换器连通,第五管线中设置第二钻井液输送泵;热交换器通过第六管线与钻井连通;
钻井液池通过第七管线与钻井连通,第一钻井液输送泵设置在第七管线中,第七管线的进口位于钻井的底部。
第一钻井液输送泵位于钻井与钻井液池之间,将从钻井中上返的高温钻井液泵送至钻井液池;第二钻井液输送泵位于钻井液池与热交换器之间,将高温钻井液输送到热交换器。经热交换器将高温钻井液与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交换后的冷却液变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汽轮发电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储存于储电箱中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高温钻井液经过热交换器交换变为低温钻井液后,通过第六管线进入钻井中使用。
所述的热交换器为板式多片串联式热交换器,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5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