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4418.5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网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司佩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性能 测试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云端服务器采用数据平面开发套件技术发送、接收和处理数据包;
根据性能测试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测试流程和性能测试数据包,所述云端服务器内部进程通过数据平面开发套件建立与虚拟交换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其中,所述性能测试请求是用户通过网络提交给云端服务器,所述性能测试请求中包含被测设备的链路请求以及包括被测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属性的基本信息,所述被测设备为防火墙;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性能测试请求以及被测设备的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包和测试流程;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被测设备的功能、被测设备的品牌;
所述云端服务器内部进程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发送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包至所述虚拟交换机,以使所述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性能测试数据包转发至所述被测设备;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虚拟交换机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转发的所述被测设备返回的所述性能测试数据包的运行结果;运行结果是所述被测设备对性能测试数据包,根据所述被测设备工作机理进行修改或者不修改,然后进行转发所述性能测试数据包,或者是所述被测设备收到所述性能测试数据包后作出的回应,该回应体现着被测设备的业务功能;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性能测试请求,多次调整性能测试数据包的数量和参数,根据所述被测设备返回的多次运行结果,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测试结果为防护墙的会话管理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性能测试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测试流程和性能测试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的为转发性能测试请求,则生成对应的转发性能测试数据包和测试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性能测试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测试流程和性能测试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的为业务性能测试请求,则生成对应的业务性能测试数据包和测试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性能测试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测试流程和性能测试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的为防御性能测试请求,则生成对应的攻击性能测试数据包。
5.一种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性能测试请求被发送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性能测试数据包,基于数据平面开发套件发送数据包,并且通过构建的数据通信链路发送到被测设备;其中,所述性能测试请求是用户通过网络提交给云端服务器,所述性能测试请求中包含被测设备的链路请求以及包括被测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属性的基本信息,所述被测设备为防火墙;
所述性能测试请求以及被测设备的身份信息被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对应的性能测试数据包和测试流程;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所述被测设备的名称、被测设备的功能、被测设备的品牌;
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性能测试数据包发送至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返回的性能测试数据包的运行结果转发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依据测试流程调整性能测试数据包参数和频率,并且根据返回的运行结果,生成所述被测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测试结果为防护墙的会话管理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请求被发送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生成性能测试数据包,基于数据平面开发套件发送数据包,并且通过构建的数据通信链路发送到被测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虚拟交换机转发用户的性能测试请求至云端服务器,并通过设备直接分配技术接口接收云端服务器通过基于数据平面开发套件发送的性能测试数据包;
或所述虚拟交换机转发用户的性能测试请求至云端服务器,并通过单根I/O虚拟化接口接收云端服务器通过基于数据平面开发套件发送的性能测试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网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网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44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电子设备
- 下一篇:稳定量子光源的方法及稳定量子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