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3727.0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一凡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1D11/0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系统 临界流体 油基钻井 萃取分离 废弃物 油泥 分离器 处理效率 固相出口 连续循环 扰流装置 液相出口 储存罐 反应剂 收集罐 萃取罐 萃取剂 罐壁 进口 污染物 净化 排放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萃取罐,其罐壁上开设有油泥进口、反应剂进口、固相出口和液相出口,罐内设置有扰流装置;油泥储存罐、萃取剂源、分离器和固相收集罐。该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实现了含有污染物的分离和净化,实现了无污染的排放,同时实现了处理系统的连续循环,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废弃物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田开采作业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油基泥浆和废弃油基岩屑,这些含油污染物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属中毒性、易燃性物质,含有污染物若不经处理排入环境,会对土壤、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关重要。因此,提供一种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以期实现含有污染物的分离和净化,实现无污染排放,同时实现处理系统的连续循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以期实现含有污染物的分离和净化,实现无污染排放,同时实现处理系统的连续循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基钻井废弃物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处理系统,包括:
萃取罐,其罐壁上开设有油泥进口、反应剂进口、固相出口和液相出口,罐内设置有扰流装置;
油泥储存罐,其入口端与油泥源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萃取罐的油泥进口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所述油泥储存罐内的待处理油泥通过经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萃取罐;
萃取剂源,其出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萃取罐的反应剂进口相连通,所述萃取剂源内的液态萃取剂经温压调节器处理后生成超临界态气体,该超临界态气体经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萃取罐并与管内的待处理油泥相接触;
分离器,其进口端与所述萃取罐的液相出口相连通,其液相出口端与萃取物储存罐相连通,所述萃取器内反应生成的液相混合物经所述液相出口端进入所述萃取物储存罐,所述分离器的气相出口端经液化罐与所述萃取剂源相连通;
固相收集罐,其与所述萃取罐的固相出口相连通。
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将萃取剂从贮存器中连续注入温压调节器,并在温压调节器内通过温度和压力的调整,将液体萃取剂调至需要的超临界状态;而后将调好参数的萃取剂连续均匀的送入临界气体的缓存器进一步调温调压,使其成为稳定的临界流体;将稳定的临界流体(萃取剂)连续均匀的送入萃取罐中,使萃取剂与油基钻井废弃物(即油泥)接触;处于临界状态的萃取剂具有高渗透性和良好的溶油性,在强制搅拌的作用下萃取剂溶解吸收油及其油溶性处理剂,并很快形成饱和状态,同时油基钻井废弃物在萃取罐内连续均匀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失去油的组分,最终连续均匀的进入到高压卸料器内而被分离出萃取器;形成饱和状态溶解物的萃取剂临界流体,通过管路连续均匀的进入分离器,由于分离器特有的功能,通过控制其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升高变化,使得萃取剂迅速失去临界流体状态,失去临界流体状态的萃取剂迅速形成气体,其溶解的萃取物迅速析出与萃取剂成为两相(液、气)而立即分离;萃取物的分离则可以通过控制分离器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实现自动精准控制,达到细化分离产物;从分离器出来的萃取剂,已经失去了临界流体的特性呈纯气态,经过净化过滤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经过净化过滤的萃取剂进入液化装置,液化后送入萃取剂贮存器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一凡,未经李一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3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