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型内端子、L型同轴连接器及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2599.8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快人;佐佐木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24/40;H01R43/04;H01R43/1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同轴 连接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连接部的阻抗上升的L型内端子、包括L型内端子的L型同轴连接器以及L型同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L型内端子(20)具有:筒状的主体部(21),与对象内端子接触;压接部(22),设置有压接同轴电缆(1)的芯线(2)的一对压接片(22a);连接部(23),由弯曲成L字形的带状片构成,该带状片在主体部(21)的延伸方向与压接部(22)的延伸方向变为垂直的状态下,使主体部(21)与压接部(22)之间连接,主体部(21)和压接部(22)配置在连接部(23)的L字形弯曲的内侧。由于低阻抗的主体部(21)和压接部(22)接近连接部(23),因此,能够利用L型内端子自身具有的主体部(21)和压接部(22)来抑制连接部的阻抗上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型内端子、包括该L型内端子的L型同轴连接器以及该L型同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L型内端子具有:筒状的主体部,与对象内端子接触:压接部,设置有压接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的压接片;以及连接部,由弯曲成L字形的带状片构成,该带状片在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与压接部的延伸方向变为垂直的状态下,使主体部与压接部之间连接。
背景技术
此种L型内端子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来制造。一般而言,连接部通过使相比主体部的外径具有充分窄的宽度且笔直地延伸的展开状态的带状片以主体部和接线部处于外侧的方式进行L字形弯曲而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于将接线部与主体部一起配置在连接部的L字形弯曲的外侧,因此,容易接线。接线一般是对设置在接线部的压接片进行压紧来压接。在L字形弯曲的外侧容易压紧压接片。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告平5-31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种L型内端子中,存在随着连接部的表面积的减小而连接部的阻抗上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连接部的阻抗上升的L型内端子、包括该L型内端子的L型同轴连接器以及该L型同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L型内端子,具有:筒状的主体部,与对象内端子接触;压接部,设置有压接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的压接片;以及连接部,由弯曲成L字形的带状片构成,该带状片使主体部与压接部之间以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与压接部的延伸方向变为垂直的状态连接,所述L型内端子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压接部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L字形弯曲的内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L型内端子,由于低阻抗的主体部和压接部接近连接部,因此,能够利用L型内端子自身具有的主体部以及压接部来抑制连接部的阻抗上升。
技术方案2的L型内端子,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L型内端子中,
所述连接部包括:90度圆弧状的弯曲部;第一平板部以及第二平板部,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部笔直地延伸;第一连接部,使所述第一平板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使所述第二平板部与所述压接部之间连接,至少所述弯曲部、所述第一平板部以及第二平板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尺寸相同或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尺寸以上的宽度尺寸。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L型内端子,由于与位于L型内端子的周围的外部端子相对的连接部的表面积比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连接部的阻抗上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提供一种L型同轴连接器,其安装在同轴电缆的末端,并且该L型同轴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与所述同轴电缆的轴向垂直,所述L型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L型内端子;介电体,具有能够将所述L型内端子从后方向前方安装的端子安装部,并且包围并保持所述L型内端子;外端子,具有向L型同轴连接器的与对象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突出并与对象外端子嵌合的筒状部,并且具有沿所述同轴电缆的轴向突出并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重叠的接片部,在所述外端子的内部从后方向前方安装所述介电体,并且包围并保持所述介电体;以及筒状的压接构件,对所述外端子的接片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的重合部分进行压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2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