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Hib-RSV-脑膜炎球菌联合疫苗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42449.7 申请日: 2018-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8619505A 公开(公告)日: 2018-10-09
发明(设计)人: 吴克;闫利明;刘昊智;孙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295 分类号: A61K39/295;A61K39/095;A61K39/102;A61K39/155;A61P31/04;A61P31/14
代理公司: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安曼;冯子玲
地址: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脑膜炎球菌 联合疫苗 核酸序列 结构域 可变 抗原 机体免疫反应 柔性连接肽 胞内细菌 表达蛋白 核酸载体 荚膜多糖 融合蛋白 细菌载体 重组蛋白 膜表面 蛋白G 改性 活化 减毒 缀合 附着 制备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Hib‑RSV‑脑膜炎球菌联合疫苗,所述联合疫苗包括:Hib‑脑膜炎球菌中间体和RSV免疫中间体,所述脑膜炎球菌免疫中间体包括改性ΔfHbp蛋白、柔性连接肽段和NadA蛋白,所述重组ΔfHbp蛋白包含fHbp可变体V1的VA、VB结构域以及fHbp可变体V3的VC、VD、VE结构域,Hib荚膜多糖活化后缀合于ΔfHbp蛋白和/或NadA蛋白上;所述RSV免疫中间体的抗原为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RSV膜表面融合蛋白F和/或附着蛋白G,其中表达蛋白抗原的核酸序列重组在核酸载体上,重组蛋白的核酸序列以减毒胞内细菌为细菌载体;上述组分的免疫中间体分别制备,临用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Hib-RSV-脑膜炎球菌联合疫苗,属于生物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流感嗜血杆菌及其流行病学

流感嗜血杆菌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侵袭力最强的一个血清型,是引起小儿严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对象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Hib通过易感者呼吸道传播,定植于鼻咽部,可表现为无症状携带,持续数月,少部分人群则发生Hib侵袭性疾病。Hib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为脑膜炎与肺炎,另外还包括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会厌炎及败血症等。Hib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是其荚膜多糖PRP,能在Hib感染和克隆过程中提供生存优势,抵抗补体介导的吞噬作用,抑制血清杀菌活性,逃脱鼻粘膜免疫,促进细菌在人群中的传播。

Hib结合疫苗根据PRP长度、载体蛋白不同常见的有四种,其免疫原性各有特点:(1)以白喉类毒素蛋白为载体的结合疫苗(PRP-diphthena toxoid,PRP-D):与Hib多糖疫苗免疫原性相似,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成人初次接种后就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而>15月的儿童虽可以产生较高水平抗体,但加强接种后无长期保持作用。(2)以B组脑膜炎双球菌胞膜蛋白为载体的结合疫苗(PRP-OMP):PRP-OMP对所有年龄组人群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第1剂接种后,大多数人均能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再次接种后的抗体效价亦大于PRP-D,Hb-OC,PRP-T,但PRP-OMP的抗体维持的时间短,且抗体峰值水平较Hb-OC,PRP-T低。(3)以减毒的白喉类毒素CRM197为载体的结合疫苗(Hb-OC,PRP-CRM197):2月龄婴儿第1剂接种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但4和6月龄分别再次注射后可诱导出高水平的抗体,1年后抗体仍可维持一定的水平。(4)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的结合疫苗(PRP-T):与Hb-OC类似,在较大儿童及成人,第1剂接种即可显示较好的免疫原性。小婴儿对第1剂接种免疫反应较弱,第2剂及第3剂再次接种后即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目前,国内及国际上主要使用的是PRP-CRM197,PRP-T两种,PRP-T适用于大多数年龄段人群的Hib疫苗接种。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其流行病学

呼吸道传染病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则是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目前,流感已有安全有效的不同类型疫苗,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了保证。而RSV由于自身免疫特性,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成人住院和因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因RSV感染导致住院率达70%,2周岁以内的儿童感染率甚至高达99%。RSV因其致病范围广,病情高发,且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等,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RSV疫苗定为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博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2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