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0969.4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思;颜世军;王世鸣;郭志广;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G01C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地区 超长 锚索成孔 质量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装置检测辅助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套管、套管头、定滑轮和绳索,套管设置在锚索孔中,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测斜仪和测试仪;测斜仪设置在套管中,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测斜仪,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伸出套管;测斜仪的测斜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测试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测试仪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检测方法采用前述检测装置,检测锚索成孔质量。质量检测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检测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信号传输采用线缆,信号传输稳定,避免传输信号容易丢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岩溶地区的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岩溶地区边坡锚索成孔时常出现卡孔、塌孔或者冒浆等难以钻进的特点,加上钻机在施工平台上作业容易反复上下振动,从而导致成孔质量不佳,钻孔偏离原有设计倾角和路径,这一病害问题增加了锚索的附加应力,对工程安全极为不利。目前,针对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方法鲜有报道,一般工程单位在锚索成孔完成后未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因岩土体内成孔深度深,难以检测亦或检测成本太高,这致使锚索下索后未在设计要求内工作,导致锚索超负荷工作而产生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同时也降低了锚索的使用寿命。部分报道中采用过GPS定位的方法进入洞内检测,其缺点主要是洞内信号不稳定,容易出现信号无法接受的情况,而且岩溶地区洞内多有地下水容易破损机器,在岩溶地区并不适用。本发明研发了一种成本低,施工容易且精度高的检测手段,本发明装置和检测方法高度适用于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并在其他类似锚索成孔质量检测中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不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信号稳定,成本低的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采用上述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提供一种简单,检测准确的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溶地区超长锚索成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辅助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
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套管、套管头、定滑轮和绳索;
所述套管内具有沿套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四条凹槽,所述四条凹槽沿套管周向均匀布置;
所述套管设置在锚索成孔内,并且所述四条凹槽中,两条凹槽处在竖直面上,两条凹槽处在水平面上;
所述套管头由圆锥状头部和柱状连接部组成,所述套管头通过柱状连接部与套管连接;
所述定滑轮通过连接杆固设在柱状连接部的端面;
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测斜仪和测试仪;
所述测斜仪的导向轮设置在凹槽中,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测斜仪,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伸出套管;
所述测斜仪的测斜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测试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数据处理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测试仪的数据输出端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套管由多段长度相等的套管段组成,每段套管段的端部上均具有用于相互连接的螺纹接口。
作为改进,所述套管为PVC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圆锥状头部为铸铁制成的实心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杆为两根,所述定滑轮设置在两根连接杆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连接杆上。
作为改进,还包括档杆,所述档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连接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转向管柱旋转间隙测量工具
- 下一篇:测距方法和测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