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车方舱线束画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0746.8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严跃平;彭良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G06F17/5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 地址: | 65022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方舱 读取 出线 工程车 走线 电气设备布置 电气布置 工艺数据 开孔位置 平方毫米 实时反应 数字表示 所属区域 主干线束 虚线框 出孔 方格 分线 结点 开孔 首尾 竖直 线径 车型 描绘 | ||
一种工程车方舱线束画法,首先按方舱电气设备布置图和走线图,按照1:1的比例先画出走线的长度和方向,然后描绘出主干线束,线束的画法根据方舱前进方向,线束采用横平竖直的画法,再标出线的名称,在方格内表示出线的颜色,每一根线对应一个相应的线号,线号首尾相同,线号读取顺序从左到右读取,线径为线号的左上方,单位为平方毫米,虚线框表示出线的所属区域,线束上所标的数字表示该线束的长度。本发明能够实时反应出电气布置图、走线图,线束的长度和方向,每一组线的名称、长度、走向、分线的结点,线的开孔位置、开孔直径、出孔方式等各种工艺数据。随着车型功能的增多,越能体现新画法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在工程车方舱制作线束方面,也可以延伸到其它汽车制作线束方面,既可以当做线束图和走线图也可以当做舱体开孔图。满足在设计、制作、安装、维修等方面起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背景技术
现有方舱线束的画法,如同人体神经元,该画法显得太复杂,而且需要较大的图纸空间,移动时需反复调整,整体线束的画法费时、费力,读图不容易等缺点。随着用户的需求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方舱线束的数量相应增加,现有线束的画法,整体看起来显得太复杂,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缺点,比如占用的空间太大,调整位置不方便,读图也很困难,区域划分也不方便,图纸表现单一,如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工程车方舱线束画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线束存在的差异性而设计出一种易调整、易识图、易安装、易维修等特点的新方舱线束画法。
本发明线束画法具体如下:
一种工程车方舱线束画法,首先按方舱电气设备布置图和走线图,按照1:1的比例先画出走线的长度和方向,然后描绘出主干线束;线束的画法根据方舱前进方向,线束采用横平竖直的画法,再标出线的名称,在方格内表示出线的颜色;每一根线对应一个相应的线号,线号首尾相同,线号读取顺序从左到右读取;线径为线号的左上方,单位为平方毫米;虚线框表示出线的所属区域,线束上所标的数字表示该线束的长度,当标有开孔方式的时候,主线束到开孔图标的数字为预埋线束长度,开孔图标后标的数字表示出孔后留有的线束长度;粗圆圈表示外顶开孔,细圆圈表示内顶开孔,横线“—”表示内侧板开孔;线的结点用字母表示,表示出线束的分叉点;根据开孔尺寸和符号,能够看出线束开孔的位置,开孔的直径大小以及开孔的方式。(详见附图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看出每一组线的名称、长度、颜色、线径、线号、走向、分线的结点,线的开孔位置、开孔直径、出孔方式和电源线出孔后的长度。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使设计简单快捷,易读,而且从线束可以读出各种工艺数据。随着车型功能的增多,越能体现新画法的优势,减少工作强度。
附图1线束为16个控制对象,附图2线束为23个控制对象,通过对比得出,新方舱线束的画法更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线束设计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见图2,现以方舱顶板线束为示。如附图2所示,首先根据电气设备布置位置和走线,按照1:1的比例画出线束,即可从线束图直接量出电源线的长度。然后描绘出从A结点开始到H结点为止的主干线束,其次依次细分用电设备名称、线径、颜色和线号。每一根线首尾处线号必须一样,例如,位于E结点的换气扇2,线号为1、2、3,分别为1.5mm2的红、黑、绿三根铜芯线,控制箱里线号1、2、3为控制处线,它们属于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换气扇2、照明灯4、照明灯7等为一个出线孔,则用虚线框标注,表示为一个整体,名称为舱体设备2,所属为控制箱。图中换气扇2开孔位置将从图中换气扇2为前进方向的主干线束右侧E结点过来340mm即为开孔位置,“—”表示为方舱顶板内侧面开孔出线,出线长度为320mm,图中G结点分支出照明灯5,照明灯5的出线位置为前进方向的主干线束右侧,预埋640mm,开孔图标为细圆圈表示向方舱顶板内顶开孔,直径为16mm的圆孔,并出线300mm。如果开孔图标为粗圆圈表示外顶开孔方式,开孔直径按给定尺寸开孔,未标注的开孔直径均默认为Φ16mm。图中H结点为后空调和照明灯6的公共结点,H1为照明灯6的结点,这样的所属关系可以看出照明灯6走线处的环境可能遇到埋铁和其他施工难点,其次,避免随意打孔等操作损坏电源线。或者如果是同类型的设备,例如H1节点处都为照明灯,则H1表示为两照明灯的并联,可以看出是并线的接线方式,提示施工者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