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0705.9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刚;张玉洁;苏建新;赵伟;马世清;张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汉琳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61/00;A01N59/06;A01P3/00;A01P5/00;A01P21/00;C09K17/40;C05G3/00;C05G3/02;C05G3/04;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当归麻口病 生防制剂 质量份 当归 混合物 发酵物 制备 得到混合物 避光发酵 发酵产物 放线菌株 腐殖酸钾 质量分数 晾干 凹凸棒 常温下 发酵槽 避光 药害 装入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室温25℃下,将2质量份放线菌株、6质量份腐殖酸钾、2质量份凹凸棒混合得到混合物,往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分数为40~45%的水,搅拌均匀得到待发酵物;再将待发酵物装入发酵槽中进行避光发酵7天,将发酵产物在避光常温下晾干,得到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本发明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对当归安全、无药害,能提高当归品质,并且对当归麻口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化人工当归种植具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但是,现有研究发现,大规模、连续性种植当归的危害正浮出水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归根区随着当归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使得轮作倒茬日益困难,病原菌逐年积累,造成了当归病害的大面积发生、主要是因为:当归根表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下降,土壤原有的微生物生态平衡破坏,导致当归土传病害发生。此外,由于单一化种植,当归的病虫害开始迅速蔓延,甚至由于产业化带来的全国性引种,各地的病虫害开始交叉感染,最终集中到一起。其中就包括“麻口病”,该病是当归减产甚至绝产最主要的威胁,这种病是由潜藏在土壤中的线虫咬破当归根部的表皮组织,再由真菌中的镰刀菌侵入根部后腐烂所造成的。
第二:由于当归根系、叶片释放代谢有害物质、土壤病原微生物产生有害物质、作物残体腐解后向土壤中释放有害成分的累积,以及当归偏好吸收导致土壤中钙、钾、铁、镁、硫、硅、锌、铜、锰等元素亏缺,造成平衡土壤化学物质的异常。
第三:由于过去片面的只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了化肥的浪费,这不仅增加了农业成本,而且极大的破坏了当归生长生态环境的稳定,造成土壤板结、盐积化现象,导致当归产区很多地方的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大量的流失,使整个的当归生长土壤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第四:高毒、高残留农药与激素类农药滥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土壤微生物、微量元素失衡及高毒、高残留农药与激素类农药滥用造成当归麻口病大面积发生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该制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放线菌株1~2份、腐殖酸5~6份以及凹凸棒1~2份;其中,
所述放线菌株是娄彻氏链霉菌活制剂,有效活菌数大于70亿/克;
所述腐殖酸钾中主要成分腐植酸含量钾质量分数不小于70%、水分不大于25%以及余量微量元素,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钙、钾、铁、镁、硫、硅、锌、铜、锰元素。
优选地,该制剂包括以下按质量份计各组分:放线菌株2份、腐殖酸6份以及凹凸棒2份。
优选地,所述凹凸棒主体为介于链状结构和层状结构之间的中间结构,其主体的化学式为Mg5Si8O20(OH)2(OH2)4·4H2O,且所述凹凸棒主体内还包含不定量的Na+、Ca2+、Fe3+、Al3+。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室温25℃下,将2质量份放线菌株、6质量份腐殖酸钾、2质量份凹凸棒混合得到混合物,往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分数为40~45%的水,搅拌均匀得到待发酵物;
(2)将待发酵物装入发酵槽中进行避光发酵7天,将发酵产物在避光常温下晾干,得到当归麻口病生防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汉琳商贸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汉琳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