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0315.1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冬瑾;李建华;余莹莹;欧阳百发;施宏彬;谢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10 | 分类号: | G16H2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晶;谢嘉舜 |
地址: | 515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煎煮加水量 药材 吸水系数 处方 煎煮 智能终端 中药饮片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 名称查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处方中每味药材的名称和重量;根据药材的名称查询药材的吸水系数;根据每味药材的吸水系数、重量以及处方的剂数计算所述处方的煎煮加水量,所述剂数为处方煎煮后分成的份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智能终端。本发明通过单个药材的吸水系数来科学控制煎煮加水量方法,从而满足煎煮时所需收集的药液,大大减少了煎煮药液会出现时多时少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加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中药饮片的煎煮自动化加水量是通过采用均值(V0=1.5)进行换算,各企业均采用自动化换算公式[均值1.5×药材总重+(剂数+1)×2×150+损耗量]来计算加水量,从而引导自动化加水装置加水。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存在煎煮药液会出现时多时少的现象,导致煎煮药液不能满足实际预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其通过单个药材的吸水系数来科学控制煎煮加水量方法,从而满足煎煮时所需收集的药液,大大减少了煎煮药液会出现时多时少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上述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的智能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饮片煎煮加水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处方中每味药材的名称和重量;
根据药材的名称查询药材的吸水系数;
根据每味药材的吸水系数、重量以及处方的剂数计算所述处方的煎煮加水量,所述剂数为处方煎煮后分成的份数;
所述煎煮加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所述处方的煎煮加水量,Vi为所述处方中第i味药材的吸水系数,Wi为所述处方中第i味药材的重量,n为所述处方中的药材总数,J为所述处方的剂数;K为蒸发常量,当J≤7时,K=200,当J>7时,K=400。
进一步地,根据药材的名称查询药材的吸水系数,包括:
根据吸水系数计算法每味药材的吸水系数;
将所述吸水系数存储于数据库中,并且数据库中的每个吸水系数均对应一个药材名称;
根据药材的名称查询对应的吸水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吸水系数计算法每味药材的吸水系数,包括:
对于任意药材:取初始重量为W0的单味药材,加水浸泡T1时间,煎煮T2时间,倒出药液,将药渣取出,放入煎煮机进行模拟挤压,取出挤压后的药渣进行称重,通过吸水系数计算公式计算该单味药材的吸水系数:
Vj为第j味药材的吸水系数,Waj为第j味药材挤压后的药渣重量;W0i为第j味药材的初始重量。
进一步地,对每味药材的吸水系数均进行多次计算,每次计算取用的药材的初始重量相同或不同,最终将多次计算后得到的每位药材的吸水系数取平均值,获得相应药材最终的吸水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W0为20-50g。
进一步地,所述T1为15-60min,所述T2为15-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0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