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9931.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唐生斌;张毅;操复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贾庆 |
地址: | 409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 炮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大黄叶,切碎,加入8倍于大黄叶质量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大黄叶质量的1.5倍;b、取5倍于大黄叶质量的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蒸汽温度为110~120℃,蒸制3小时,干燥即可。本发明先将大黄叶通过煎煮提取后其蒽醌类成分被提取出来,并转化为游离状态,用煎煮液拌料并被大黄吸收,能补充加工过程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减失,且大黄叶性温,可以减轻大黄的寒性,且大黄制品含有的蒽醌类成分呈游离型,增强了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其副作用,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Reg)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和根茎。从本草文献可知,大黄的炮制品种在20种以上,沿用至今的炮制品仍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数种,其中以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最为常用,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有以上4种炮制品种。
生大黄擅长攻击导滞;酒大黄善解上焦热毒,用于治疗齿龈肿痛、目赤咽痛;熟大黄能泻火解毒,用于治疗疮疡火毒;大黄炭能化瘀、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血热积滞的出血诸证。因此不同的炮制品其功能主治各有不同,毒性、副作用也相差甚远。
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番泻苷等成分。蒸、炖、煮、炒制的大黄炮制品,具有致泻副作用的结合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以及抑菌效果的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黄在经过炮制后能够缓解泻下,并可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并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故临床上大黄炮制品用量要远远大于生品大黄,并以熟大黄用量最大。
现行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熟大黄炮制方法为: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辅料为白酒或黄酒,用量20~30%。本工艺存在的缺点为:酒作为辅料在熟大黄的加工过程中仅能起到减轻大黄寒凉之性的作用,没有起到降低结合蒽醌类含量的关键作用,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大黄通过炖或蒸的过程中,由于蒸汽或水的使用和流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分损失,不能有效避免,会影响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提高了游离型的蒽醌类成分,增强了大黄的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其副作用,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大黄叶,切碎,加入8倍于大黄叶质量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大黄叶质量的1.5倍形成浓缩液,备用;
b、取5倍于大黄叶质量的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
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待上汽后开始计时,蒸制3小时,然后干燥即可得到炮制大黄。呈片块状,表面黑色,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黑色,稍显角质样。气清香,味苦,嚼之稍有粘牙感。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蒸煮锅内蒸汽温度为110~12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蒸煮锅内为常压。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蒸制后的大黄块的干燥温度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泰尔森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9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