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棒竹荪的完整ITS序列及用其鉴定竹荪品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8986.4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培富;汤洪敏;丁邦菊;张静;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培富;汤洪敏;丁邦菊;张静;黎璐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9;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荪 菌种 长裙竹荪 短裙竹荪 分子鉴定 可靠技术 克隆测序 品系鉴定 品种保护 人工培养 人工栽培 序列鉴定 有效菌种 基因组 真菌 质量控制 判定 繁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品种的DNA序列及利用该序列鉴定其品种的分子鉴定方法。所说的长裙竹荪的ITS1‑5.8S‑ITS2序列如SEQ NO.1所示;短裙竹荪的ITS1‑5.8S‑ITS2序列如SEQ NO.2所示;棒竹荪的ITS1‑5.8S‑ITS2序列如SEQ NO.3所示。鉴定时,先提取待鉴定样品的基因组,PCR扩增ITS1‑5.8S‑ITS2片段,并克隆测序,将所得序列与SEQ NO.1、SEQ NO.2、SEQ NO.3序列分别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否为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或棒竹荪菌种。本发明可以对野生及人工培养的长裙竹荪菌种、短裙竹荪菌种及棒竹荪菌种进行准确的鉴定,能准确区分和判别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棒竹荪菌种,为品系鉴定、品种保护、菌种质量控制、有效菌种繁育及竹荪人工栽培提供可靠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品种的DNA序列及利用该序列鉴定其品种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裙竹荪菌种、短裙竹荪菌种和棒竹荪菌种的ITS1-5.8S-ITS2序列及利用该序列鉴定其品种的分子鉴定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真菌品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荪(
长裙竹荪(
基于DNA序列的分子标记技术,能达到准确鉴定竹荪菌种的目的。真菌核糖体DNA区段含有多个串联重复序列,每个重复序列包含18S、5.8S、28S rRNA基因及其间隔区域。其中内部间隔区ITS1-5.8S-ITS2(含5.8S)将18S和28S rRNA基因分隔开,这些区域的鉴定适合从种到属的分类鉴定,是很好的分子鉴定标记,不同种的ITS1-5.8S-ITS2序列是不相同的。以ITS1-5.8S-ITS2基因序列分析和分子探针形式应用于竹荪菌种的鉴定中,对菌种的ITS1-5.8S-ITS2序列进行测序,获得序列,就可通过对比ITS1-5.8S-ITS2序列来达到准确鉴定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棒竹荪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竹荪鉴定技术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供一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棒竹荪的ITS1-5.8S-ITS2区序列及利用该序列鉴定其品种的分子鉴定方法,用特定的DNA序列进行竹荪真菌鉴定,保证了竹荪品种及长裙竹荪、短裙竹荪菌种和棒竹荪菌种的鉴定更可靠、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培富;汤洪敏;丁邦菊;张静;黎璐,未经周培富;汤洪敏;丁邦菊;张静;黎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