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检测和无线探针的人员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36661.2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殷小军;刘凡华;李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29/12;H04L9/32;H04W8/00;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检测 人员监控 探针 物体移动检测 被监控区域 受限制区域 采集装置 定位技术 访问行为 关键图像 人员入侵 入侵检测 设备成本 身份信息 视频摄像 探针扫描 现场操作 现场监控 异常信息 主动探测 入侵 图像 非法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检测和无线探针的人员监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利用视频摄像采集装置,使用图像入侵检测、物体移动检测等技术,提取关键图像信息和异常信息,发现被监控区域的人员访问行为;然后利用无线探针扫描方法,采用Probe帧主动探测技术和RSSI定位技术,判断入侵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所在位置;最后结合图像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判断受限制区域是否存在非法人员入侵的情况。本发明提高了现场监控识别精度和效率,降低了现场操作的复杂性和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检测和无线探针的人员监控方 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重要机关单位和关键基础设施场所中,都存在一些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特 殊区域。这些区域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访问,并根据访问等级限制或访问时间限制 禁止授权人员访问。访问时间限制的场景要求区域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限制人员 访问进入,例如正在维护的路桥、因天气原因封闭的景区等等。访问等级限制的 场景要求区域仅对某些人员开放,例如机关单位的机要室、通信公司的机房等等。 除此以外,还存在同时要求访问时间受限和访问等级受限的特殊区域,例如,供 电公司的变电站、化工厂的生产区等等。
目前已有监控方案,常常采用依赖视频人脸识别技术、RFID技术。例如, 专利“一种人脸识别跟踪方法及系统”(CN103824045A)介绍了一种使用人脸识 别技术的人员跟踪方法及系统,通过在人脸跟踪系统上显示人物当前运动路线, 实现了实时、高效、准确的人物跟踪。专利“基于人脸识别与射频识别的监控跟 踪系统”(CN105913037A)介绍了一种结合人脸识别和RFID技术的监控方法, 通过视频影像采集设备和RFID阅读器,实现了对进入监控区域的所有人员进行 全程的跟踪。专利“基于视频分析和RFID的变电站现场人员监控管理系统及方 法”(CN104318732A)介绍了一种针对安全帽的人员监控方法,通过视频分析技 术对现场工作人员是否配戴安全帽及颜色进行识别,并利用RFID技术对工作人 员人身份权限进行识别,以杜绝不戴安全帽和误入禁区的情况。以上技术方案存 在以下问题:
1)采用视频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率受拍摄角度、拍摄位置、背景光源、 分辨率的影响较为严重,识别精度不足,存在部分图像无法识别的情况。同时, 由于目前的人脸识别算法识别速度较慢,难以保证快速运动过程中人脸的有效识 别。
2)采用有源或无源RFID技术,需要大量购置RFID设备,例如手环、读卡 器。然而RFID设备易损耗,维护管理成本高。更重要的是,RFID设备无法强 制使用者一对一的绑定,人员可使用他人RFID设备进入非授权区域,无法保证 使用者的身份唯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检测和无线探针的人员监控方法及系 统,克服人脸识别效率较低,RFID管理成本较高,人员身份唯一性无法保证的 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基于图像检测和无线探针的人员监控方 法,包括权限登记和权限检测两部分,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权限登记,具体步骤为:
步骤1.1、录入待访问人员信息,设置可访问区域和合法访问时间段;
步骤1.2、开启待访问人员移动通讯设备的wifi功能,登记设备的MAC地 址信息;
步骤1.3、验证设备wifi的可检测性,记录授权下发的相关日志,若wifi检 测失败,则补发可被有效检测的替代设备;
步骤2、权限检测,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检测被监控区域的人员入侵、异常移动或人脸特征,发现异常行 为后,转至步骤2.2,进行无线探针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音视频通讯的远程同声传译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用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