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6352.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薛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谨思百刻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0 | 分类号: | G06F1/30;G06F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系统 初始化 模式选择 睡眠状态 状态位 检测 定时器初始化 串口初始化 时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 安全监测 安全检测 充电模式 待机模式 短路检测 放电模式 检测系统 温度检测 系统状态 后系统 流检测 按键 按下 电芯 过充 上电 引脚 节能 自杀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储能系统上电后系统初始化,所述系统初始化包括:时钟初始化、引脚初始化、定时器初始化、串口初始化和系统状态初始化;检测系统是否需要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允许自杀状态位为1且按键按下,系统进入睡眠状态,若检测正常,则进入模式选择:所述模式分为三个模式:分别为待机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根据状态位的状态,进行模式选择;进入安全检测,所述安全监测包括:电芯过充检测、电流过流检测、温度检测、短路检测,若检测正常,则系统开始工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便携式储能产品的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人们的使用,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能量消耗。众所周知产品处于待机状态的时候,能量消耗无法避免。那么如何能使其损耗的能量尽可能的少?这是当前便携式储能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系统的节能模式算法,应用该算法使得能量的损耗尽可能的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便携式储能系统由供电模块、MCU主控模块、电池采样模块、USB接口供电模块、12V外部供电模块、逆变控制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显示屏驱动模块组成。
可选地所述算法主要基于硬件环境STM8L151C8单片机,该单片机是一款工业级的低功耗单片机,运用该单片机低功耗特性,不仅可以降低系统功耗,也可以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提高算法的运行速度,达到节能效果。充分利用“看门狗”、中断和自杀程序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节能模式算法,其算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上电后系统初始化,定义系统初始状态,可分为:时钟初始化:使得所有工作部件都出于同一的工作准备状态,保持步调一致;引脚初始化:定义单片机的GPIO引脚初始状态;定时器初始化;ADC模块初始化;I2C总线的数据线SDA和时钟信号线SCL状态定义;开启总电压;串口初始化;电池采集芯片和显示屏驱动芯片初始化;系统状态的初始化;电压定义;使能中断定义;设置独立看门狗程序。
(2)检测系统是否需要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允许自杀状态位为1且按键按下,系统进入睡眠状态。若检测正常,则进入(3)。
(3)模式选择:系统分为三个模式,分别为待机模式、充电模式、放电模式。根据状态位的状态,进行模式选择。
(4)进入安全检测,分别有电芯过充检测、电流过流检测、温度检测、短路检测等,若检测正常,则系统开始工作。
(5)状态指示灯控制,不同状态对应不同的闪烁方式。
(6)电量相关处理:电量百分比SOC等于剩余电量除以满充电量的百分比。系统每过五分钟便保存一次。
(7)通信控制:通过串口1接受和发送数据。
(8)显示屏工作:显示内容包括:输入、输出、SOC、温度告警、节能状态、USB放电状态、12V放电状态、交流输出状态。
(9)按键扫描:检测按键的状态。
(10)采样检测:检测是否进入自杀状态。
可选地当系统连续五分钟处于待机状态时,单片机启动自杀程序,进行自杀状态,系统零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谨思百刻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谨思百刻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方法和供电系统
- 下一篇:交直流输出不间断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