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6247.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倪海彬;潘超;王婷婷;葛益娴;常建华;刘清惓;倪波;周俊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 离激元 效应 45 光纤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U基底和光纤,所述PU基底一侧设有纳米孔阵列,所述光纤一端端部设有45度切角,所述PU基底另一侧粘附在光纤壁与光纤端部呈锐角一侧的光纤壁上,光纤设有45度切角一端端部和PU基底设有纳米孔阵列一侧均涂覆有金属层;
所述光纤传感器还包括玻璃载玻片,所述光纤粘附有PU基底一侧的光纤壁为光滑平面,玻璃载玻片一侧粘附在光纤该侧的光纤壁上,PU基底粘附在玻璃载玻片另一侧上;
所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一个硅片基板,使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在硅片基板上制作纳米孔图案;
步骤2、清洗步骤1中的硅片基板,并用有机硅烷溶液浸泡硅片基板30分钟,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冲洗在硅片基板上制备的纳米孔结构;
步骤3、取3ml可UV固化的聚合物PDMS,并均匀地铺展在硅片基板的纳米孔内;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结构放在60摄氏度鼓风箱中3小时,将PDMS从硅片基板上剥离;
步骤5、将PU均匀涂覆在步骤4中剥离得到的PDMS柱形结构上,并用UV光照射60秒;
步骤6、将PU从PDMS胶上分离,得到具有纳米孔阵列的PU基底,然后在设有纳米孔的一面沉积90纳米厚的金;
步骤7、取一玻璃载玻片和光纤,均分别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0分钟,然后用氮气吹干;再用等离子清洗机对玻璃载玻片处理5分钟;
步骤8、切断光纤制作断面,形成45度的角,并打磨光纤与断面呈锐角的一个边,形成平面;
步骤9、在打磨过的光纤的一边涂光纤粘合剂,将光纤粘合在玻璃载玻片一面;
步骤10、将具有纳米孔阵列的PU基底粘附在玻璃载玻片的另一面,即完成了传感器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阵列为柱形孔阵列,纳米孔为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的轴向与PU基底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设有45度切角一端端部涂覆有银;PU基底设有纳米孔阵列一侧涂覆有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U基底设有纳米孔阵列一侧的侧面以及纳米孔底部均涂覆有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45度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硅片基板上制作纳米孔的步骤为:
步骤a、取一硅片基板,用PMMA胶采用旋转涂敷法在硅片基板上进行涂胶;
步骤b、将涂胶后的硅片基板在90摄氏度烘箱内烘5至15分钟;
步骤c、将纳米柱形图形套刻在硅片基板要曝光的位置,然后对硅片基板进行曝光处理;
步骤d、将曝光后的硅片基板放入显影液中40秒,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洗干净,并烘干;
步骤e、显影后,将硅片基板放入烘箱150摄氏度烘烤15分钟;
步骤f、将烘烤后的硅片基板放入HNA硅腐蚀剂中进行腐蚀;
步骤g、将腐蚀后的硅片基板放入等离子去胶机中,通氧反应去胶,得到制有纳米孔的硅片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62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