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5510.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彬;郭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丝 液体 加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内形成有控制室和换热室;控制室内的第一电压插件、第一IGBT开关和第一驱动器顺序连接,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一电流传感器分别并联在第一电压插件和第一驱动器之间的电路上,换热室壳体上开设有分流进水喇叭口和集流出水喇叭口,换热室内的第一电阻丝加热管与第一驱动器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介质温度数据至第一驱动器,第一熔断器串联在第一加热管的供电电路上采集第一电阻丝加热管的温度;本发明提出的电阻丝液体加热器能够根据电压、电流、温度的情况作出针对性的诊断和驱动指令,具有自动保护的特点,导热管在换热室内错位排布,确保换热室每一个空间都有温度场覆盖,起到均匀、充分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安全性、效率、续航能力、以及智能化尤为重要,车企针对动力电池设计了电池热管理系统,针对采暖除霜设计了空调热管理系统,而液体加热器则是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的液体加热器技术如下:
一种PTC电热管及电动汽车水暖加热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发热体、电极板、固体绝缘层、隔离片和金属管,其中发热体包括多个PTC发热片,每个PTC发热片置于固体绝缘层中,且PTC发热片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电极板,两电极板将多个装有PTC发热片的固体绝缘层及没相邻绝缘层之间设置的隔离片串在一起并且置于加热管内,特征在于固体绝缘层为绝缘陶瓷空心瓷柱,通过拉拔工艺使PTC发热片与电极板贴紧,陶瓷柱内留有一定变形空间。
上述专利只是一种PTC加热管本体的方案形式,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的关键点是安全性、效率、智能性,需要多重安全防护设计,与汽车形成智能化的信息交互,产品需要根据实车的温度需求、电池信息信号做出最高效、安全的加热输出;故此本专利没有控制方式、没有高效的总成设计体现,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等;另外通过拉拔工艺使PTC发热片与电极板贴紧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缺点,原因是原有波浪形的电极板拉拔形变之后无法保证高精度的平面度,导致其与PTC发热片无法有效面接触,热胀冷缩老化后极易出现接触面小打火拉弧的问题,给汽车造成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加热器壳体内设有隔板将加热器壳体内部分隔形成控制室和换热室;控制室内设有第一电压插件、第一IGBT开关、第一驱动器、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一电压插件用于接收外部电压信号,第一电压插件与第一IGBT开关电连接,第一IGBT开关与第一驱动器连接,第一电压传感器和第一电流传感器分别并联在第一电压插件和第一驱动器之间的电路上,第一电压传感器将采集的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内预设第一电压临界值,当第一电压传感器将采集的电压值大于第一电压临界值则第一驱动器控制第一IGBT开关关闭,第一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波动信号传输至第一驱动器,所述电流波动信号出现异常则第一驱动器控制第一IGBT开关关闭;换热室壳体上开设有分流进水喇叭口和集流出水喇叭口,分流进水喇叭口和集流出水喇叭口分别位于换热室两侧,换热室内设有第一电阻丝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第一熔断器,第一电阻丝加热管两端固定在隔板上并与第一驱动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介质温度数据信号传输至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根据温度数据信号控制第一IGBT开关的打开频率,第一熔断器串联在第一电压插件和第一驱动器之间的电路上,第一熔断器固定在第一电阻丝加热管上用于采集第一电阻丝加热管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