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5364.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山;冯永刚;薛锦儒;张乐宁;孙宏斌;王图慧;冯敏;崔建华;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李外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肠 脱细胞基质 浆膜层 单层 制备 多层 刮除 支架 清洗 医用生物材料 有机玻璃板 环形管状 加压粘合 翻转 基细胞 粘膜层 冻干 肌层 剪开 截取 灭菌 膜套 套置 脱除 粘膜 剪刀 密封 下层 保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在动物身上截取的小肠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后的小肠套置在环形管状支架上,用剪刀破坏浆膜层,剪开小肠浆膜层,用有机玻璃板对破坏的小肠浆膜层进行刮除,翻转小肠后刮除小肠的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对小肠基细胞进行脱除,得到单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将规格相同的单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套叠在支架上,进行加压粘合,得到多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将得到的单层及多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进行冻干密封、灭菌保存,得到不同厚度的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小肠脱细胞基质膜为天然管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肠脱细胞基质膜(ECM)生物补片,是指取自同种或者异种的组织,经脱细胞处理去除组织中含有的各种细胞而完整保留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三维框架结构并用于修复机体组织的材料。在利用ECM生物补片进行组织器官修复或者重建时,ECM能够起到“模具”的作用。ECM生物补片对宿主的ECM受体传递生物信息,通过整合素、层粘连蛋白受体等诱导并刺激相应的组织器官细胞在其表面附着,从边缘向中心移行,并诱导细胞沿着“模具”的形状分化和生长,最终实现组织器官的再生,与此同时,ECM被逐渐降解并完全吸收,在宿主体内无残留。
ECM生物补片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腹壁疝、胸膜、颅骨、神经、内脑膜、消化道以及皮肤等的修复。但是,由于天然的细胞外基质材料制成的生物补片过于柔软,机械性能差,为手术操作带来很多不便,在多种组织的修复上,细胞外基质材料很难实现降解速度与组织再生速度相一致,往往因材料降解过快而导致移植失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针对ECM生物补片制备中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提出很多的改进。通常是对材料进行化学交联处理,国外对管状ECM生物补片制备的研究较多,在制备管状ECM生物补片时,国外多采用片状ECM生物补片缝制成管状,或者是将片状ECM生物补片像缠绷带一样围绕柱状模具缠绕成管状。但是这种通过缝制或者缠绕而成的管状ECM生物补片,其缝合缘的可靠性、管内壁的光滑性以及管壁的均匀程度都会对组织的修复或者重建造成影响。我国对ECM生物补片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制备工艺比较落后,特别是针对天然管状ECM生物补片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尚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小肠脱细胞基质膜为天然管状,对人工管状器官的制取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在动物身上截取的小肠浸入生理盐水中进行清洗;
步骤二:将清洗干净后的小肠套置在环形管状支架上,用剪刀破坏浆膜层,剪开小肠浆膜层,然后用有机玻璃板对破坏的小肠浆膜层进行刮除,翻转小肠后刮除小肠的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对小肠基细胞进行脱除,得到单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单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固定于环形管状支架上,然后将1-4个规格相同的单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套叠在支架上,进行加压粘合,得到多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多层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进行冻干密封、灭菌保存,得到不同厚度的天然管状小肠脱细胞基质膜。
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一的动物为猪、牛、绵羊、鼠、马。
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一的清洗是在4℃生理盐水中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