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4568.8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白昌铉;金喆淳;金泰银;闵世源;俞相俊;郑烘来;尹曙俊;李昇镐;李栽旻;金荣喆;金仁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F25B5/02;F25B41/20;F25B41/31;F25B49/02;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金玲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防止在对车体内的多个部分分别独立地进行制冷及制热的多个空调单元中,在额外地开或关特定空调单元时所发生的剩余的空调单元中的急剧的流量变化,由此能够防止由急剧的流量变化而导致的空调单元的制冷性能的下降和在车体内排出的空气的急剧的温度变化。为了到达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及相对压缩机和冷凝器而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空调单元,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流量控制部,其能够防止在所述多个空调单元中,在额外地开特定空调单元或关特定空调单元时所发生的剩余空调单元中的急剧的制冷剂流量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防止在对车体内的多个部分分别独立地进行制冷及制热的多个空调单元中,在额外地开(ON)或关(OFF)特定空调单元时所发生的剩余空调单元中的急剧的流量变化,由此能够防止由急剧的流量变化而导致的空调单元的制冷性能的下降和在车体内排出的空气的急剧的温度变化。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发了对车体内的多个部分独立地进行制冷及制热的多域型(MultiZone Type)空调装置。例如,研发对车体内的前座部分和后座部分独立地进行制冷及制热的的空调装置并被使用。
如图1所示,根据该技术,具备,压缩机10和冷凝器12及用于对车体内的前座部分进行制冷的前座空调单元20和用于对车体内的后座部分进行制冷的后座空调单元30。
前座空调单元20包括膨胀阀22和蒸发器24和将所述蒸发器22的冷气送风到车体内的前部分的送风机26。
后座空调单元30相对所述压缩机10和冷凝器12而与所述前座空调单元20一起并列地设置,并包括膨胀阀32和蒸发器34和将所述蒸发器34的冷气送风到车体内的后部分的送风机36。
另外,如图2所示,空调装置根据情况而进一步具备电池空调单元40。
电池空调单元40相对于所述压缩机10和冷凝器12而与所述前座空调单元20及后座空调单元30一起并列地设置,并包括膨胀阀42和蒸发器44。这样的电池空调单元40将从蒸发器44产生的冷气传送到车辆的高电压电池(未图示)。由此,将高电压电池制冷。
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在多个空调单元(20,30,40)中,在已开(ON)一个以上的空调单元的状态下,在开(ON)其他的空调单元时,存在在已经驱动中的空调单元中产生急剧的流量变化的缺点,因这样的缺点,导致在车体内排出的空气的温度不稳定。
例如,在只有前座空调单元20进行动作的状态下,在后座空调单元30和电池空调单元40中的至少任一个进行动作(ON)的情况下,仅向前座空调单元20供给的压缩机10侧的制冷剂向后座空调单元30或电池空调单元40侧分散(在本发明中,以后座空调单元30进行动作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由此,如图3的A所示,存在向前座空调单元20供给的制冷剂量急剧减少的缺点。特别地,与开(ON)后座空调单元30的膨胀阀34的时刻同时地向前座空调单元20供给的制冷剂量急剧减少,因这样的缺点,前座空调单元20的制冷性能急剧地下降。
其结果,如图3的B所示,从后座空调单元30进行动作的时刻开始,向前座部分排出的空气的温度急剧地上升,前座部分的制冷效果显著地下降。
特别地,通过压缩机10或膨胀阀22的流量控制,直到前座空调单元20的制冷剂流量恢复稳定为止,前座部分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前座部分的制冷效果显著地下降,因这样的缺点,导致前座部分的舒适度下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系统株式会社,未经翰昂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