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34079.2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卢盈;包有鹏;廖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思玛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电阻 继电器 光伏逆变器 输出端正极 绝缘阻抗 一端连接 电容 输出端负极 常开触点 检测电路 动触点 正极 直流转换器 常闭触点 电路连接 电压运算 负极连接 输出信号 地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信号端 申请 电路 传输 检测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所述电路包括:直流转换器,输入端分别与光伏逆变器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输出端包括输出端正极和输出端负极;输出端正极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输出端正极与输出端负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到两电容之间;第一继电器动触点与第一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采样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采样电阻和第三采样电阻之间作为信号端,与电压运算电路连接,其输出信号作为传输至DSP的信号;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地连接。利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绝缘阻抗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全球背景下,利用新的清洁能源显得尤为重要,太阳能以其可再生、资源丰富被广泛开发和应用。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功能既是法规的要求,也是保证光伏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必需的。如何实现简单可靠的检测功能对于满足法规和降低逆变器成本都很有意义。
现有技术中,绝缘阻抗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死区,存在采样静压,导致绝缘阻抗的检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以提高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的检测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及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伏逆变器绝缘阻抗检测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直流转换器,所述直流转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光伏逆变器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包括输出端正极和输出端负极;
所述输出端正极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正极与所述输出端负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之间;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第一采样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采样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采样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和所述第三采样电阻之间作为信号端,所述信号端与电压运算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运算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传输至DSP的信号;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地连接。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直流转换器包括BOOST升压电路。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运算电路的输出信号作为传输至DSP的信号,所述电路还包括电压检测器,用于检测输出端正极的电压,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之间的电压,以及用于检测所述传输至DSP的信号的电压。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继电器包括单刀单掷常开继电器。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单刀双掷常闭继电器。
一种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路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进行电路自检,确认电路器件正常;
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检测所述输出端正极的第一BUS电压值,对所述传输至DSP的信号的第一信号电压值进行检测,在所述第一信号电压值稳定时,记录所述第一信号电压值;
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切到所述常开端点,检测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之间的第二BUS电压值,对所述传输至DSP的信号的第二信号电压值进行检测,在所述第二信号电压值稳定时,记录所述第二信号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思玛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分公司,未经艾思玛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