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特定碱基序列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3839.8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毛昌杰;李盼盼;陈京帅;牛和林;宋吉明;金葆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化学 生物 免疫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特定 碱基 序列 应用 | ||
1.一种光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1.402g三聚氰胺置于坩埚中,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550℃并保温4小时,保温结束后将坩埚取出,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样品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再将粉末转移至马弗炉中,升温至500℃并保温2小时,冷却后将所得样品以1mg/mL的浓度分散在水中,超声4小时,离心后倒出上层清液,将离心后的沉淀物真空干燥后加入二次水中,获得浓度为1mg/mL的薄层氮化碳分散液;
步骤2:在室温下,将40mg钼酸铵和80mg硫脲溶于25ml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200℃下反应24小时,即可得到黑色的二硫化钼溶液,离心后在-60℃下冻干,将所得二硫化钼固体以1mg/mL的浓度分散在二次水中,备用;
步骤3:称取0.1467g CdCl2于三口烧瓶中,再向其中加入40mL二次水,搅拌溶解完全,然后滴加172μL的巯基丙酸,通氮气,用1mol/L的NaOH调节pH至11,随后滴加0.0601g硫代乙酰胺和10mL二次水的混合溶液,升温至80℃反应2h,自然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沉降,离心,倒出上清液,用二次水将体积定容为8mL,即可得到水溶硫化镉量子点溶液;
步骤4:将步骤1获得的浓度为1mg/mL的薄层氮化碳分散液和步骤2获得的浓度为1mg/mL的二硫化钼分散液按体积比1:1-3的比例混合,震荡器震荡至混合均匀,获得薄层氮化碳-二硫化钼混合液,于4℃下放置备用;
步骤5:将FTO导电玻璃电极用声波降解法依次用二次水、丙酮、无水乙醇进行超声清洗,然后置于60℃烘箱中8~12小时,备用;
步骤6:将经步骤5洗净的FTO导电玻璃电极用万用表测试出导电面,将面积固定为5*9mm2,向导电面上滴加30uL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常温静置1小时,用10mM、pH值为7.4的磷酸缓冲溶剂冲洗,氮气吹干;然后在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表面滴加20-25uL步骤4获得的薄层氮化碳-二硫化钼混合液,自然条件下晾干;然后再滴加30uL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常温静置1小时,用100mM、pH值为7.4的磷酸缓冲溶剂冲洗,氮气吹干;再滴加15-20uL步骤3获得的水溶硫化镉量子点溶液,自然晾干后用二次水冲洗,N2吹干,即可得到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
步骤7:将1μM的基础碱基序列与10mM三羧甲基磷酸按体积比100:1的比例混合,充分震荡后常温静置活化1小时,以断开二硫键,然后在步骤6所得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表面滴加30uL活化后的基础碱基序列,随后置于4℃下避光孵育12个小时;电极取出后用pH值为8.0的TE缓冲液冲洗,N2吹干,再将10mM、30uL的六巯基己醇滴加在电极表面来封闭电极表面裸露的镉,随后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中于37℃下孵育1小时,取出后用10mM、pH值为7.4的PBS磷酸缓冲溶剂冲洗,N2吹干,得到光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器;
所述基础碱基序列为5’-CAA-AAG-CCC-TTC-TTT-C3-SH,该基础碱基序列会与目标DNA序列发生特异性碱基互补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8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