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3014.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周永言;唐念;樊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 检测系统 方法和装置 一致性结果 评估 气体检测 微水 电气设备 工作性能 技术缺陷 检测技术 评估结果 性能评估 有效解决 多维度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真空度、回充率、气体检测结果的误差值和微水值的一致性结果,根据真空度、回充率、气体检测结果的误差值和微水值的一致性结果得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性能的评估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了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性能的装置。本发明能全面的多维度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工作性能。该发明有效解决了当前缺少能够检测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的性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SF6)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不燃、化学性质极稳定的合成气体。SF6的分子为单硫多氟的对称结构,具有极强的电负性,从而赋予其优良的电绝缘和灭弧性能。目前,SF6作为新一代的绝缘介质,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超高压电气设备中。SF6的电气设备(即SF6电气设备)占地面积少、运行噪声小,无火灾危险,极大地提高了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SF6气体在过热、电弧、电火花和电晕放电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其分解产物还可与设备中的微量水分、电极和固体绝缘材料发生反应,其产物比较复杂,有气体杂质,如四氟化碳(CF4)、氟化硫酰(SO2F2)、氟化亚硫酰(SOF2)、二氧化硫(SO2)等,还有一些固体杂质,如氟化铝(AlF3)、氟化钨(WF6)等,这些分解气体大多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极易危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目前,多采用吸剂对电气设备的SF6分解产物进行吸附消除,可有效地消除SF6气体中及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对维修人员的毒害。很多六氟化硫分解产物在电气设备内会因吸附剂吸附而其浓度显著减低甚至消失。但是当前的预防性试验检测周期较长,很多时候并不能及时检测出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变化,尤其细微的变化,大大影响了六氟化硫分解产物诊断的有效性。
当前出现了很多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通过气相色谱联合封闭式循环取样,实现对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实时准确检测,解决当前离线检测方式时效性差、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当前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包括:进样系统、采集系统(由气体采样装置完成)、检测系统(一般为色谱检测和露点检测仪)和控制系统,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与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室连接,通过进样系统、采集系统、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对六氟化硫分解产物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然而,现有技术中仍缺少能够全面检测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的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和装置,有效解决了当前缺少能够检测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检测技术的性能的方法和装置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所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采集系统进行抽真空试验,获得所述采集系统的真空度;
S102:对所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采集系统进行气体回充试验,获得所述采集系统的回充率;
S103:对所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通入预置气体后,获得所述六氟化硫分解产物检测系统的第一检测结果,将预置气体通入第一检测器,获得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二检测结果,计算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的误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