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706.9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金硕炫;薛慧燕;吴旼奎;崔知薰;林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02;F25B21/00;F25D29/00;F25D17/04;F25D21/0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英艳;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本体,形成有储存室;门,用于开闭所述储存室;热电模块,对所述储存室进行冷却;外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温度;储存室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存室温度;以及控制部,向所述热电模块施加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的范围内的电压,当外部温度为多个外部温度范围中的最上位外部温度范围时,向所述热电模块施加不是最大电压的设定电压。根据本发明,当外部温度较高时,能够降低控制部的温度,并且能够降低消耗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热电模块对储存室进行冷却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将食品或药品或化妆品等进行冷藏,或者在低温下进行保存,由此防止其发生腐烂、变质的装置。
冰箱包括:储存室,其用于储存食品或药品或化妆品等;冷却装置,其用于对储存室进行冷却。
作为冷却装置的一例,可以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的冷冻循环装置构成。
作为冷却装置的另一例,可以由热电模块(TEM:Thermoelectric Module)构成。热电模块利用如下现象,即在将彼此不同的金属相结合并通电流时,在彼此不同的金属的两个端面上产生温差的现象。
冷冻循环装置与热电模块相比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同时存在有压缩机进行驱动时噪音大的缺点。
相反地,热电模块与冷冻循环装置相比其效率低,但不包括压缩机,因此具有噪音少的优点,其可适用于CPU冷却装置、车辆的温度调节座椅、小型冰箱等。
在冰箱包括用于对储存室进行冷却的热电模块的情况下,当储存室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冰箱可以切断施加于热电模块的电压。此外,当储存室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目标温度时,冰箱可以再次向热电模块施加电压。韩国授权发明专利公报KR 10-0209696 B1(1999年7月15日公告)中公开了如下一种冰箱,当冰箱内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使冰箱停止运转,当冰箱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使散热风扇和热电模块持续地以一定周期开启、关闭,直至达到设定温度。
另外,冰箱根据负载的大小而能够改变施加于热电模块的电压,当将与目标温度相平衡的电压施加于热电模块时,能够更加迅速地应对负载的变化。韩国公开发明专利公报2002-0036896 A(2002年5月17日公开)中公开了一种将与目标温度相平衡的电压施加于热电模块的冰箱。
冰箱的负载可能会受到冰箱的外部温度的影响,在外部温度高的情况下,冰箱的负载大,当冰箱根据负载的大小而改变施加于热电模块的电压时,在外部温度高的期间能够向热电模块施加高的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部温度高时,能够使控制部的过热最小化,并且能够保护控制部的冰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部温度高时,使控制部过热时所发生的储存室的温度上升最小化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冰箱,其可以包括:本体,其形成有储存室;门,其用于开闭储存室;热电模块,其对储存室进行冷却;外部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外部温度;储存室温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储存室的温度;控制部,其向热电模块施加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的范围内的电压。当外部温度为多个外部温度范围中的最上位外部温度范围时,控制部向热电模块施加不是最大电压的设定电压。
设定电压可设定为,最大电压及最小电压的平均电压和最大电压之间的电压。
设定电压可设定为,高于在外部温度为多个外部温度范围中的最下位外部温度范围的情况下的电压。
外部温度为比最上位外部温度范围低一个等级的外部温度范围时的电压,可以高于外部温度为最下位外部温度范围时的电压。
当储存室温度为下限范围时,控制部可以不向热电模块施加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