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程序可地面调控的分层采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605.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序 地面 调控 分层 采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可地面调控的分层采油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第一封隔器的上段为采液部分,第一封隔器的下段为供液部分,采液部分包括抽油泵和洗井阀本体,抽油泵外侧设有泵尾管,洗井阀本体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洗井阀上接头、第二单流阀、第一单流阀、洗井进液孔、球座、泄油套,球座内设有密封钢球,球座与洗井阀下接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供液部分包括第一分采管柱、松砂式安全接头、第二封隔器、第二分采管柱、连接短节、泄油器、尾管和盲堵,所述第一分采管柱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液压开关、第一滤砂管、第一平衡阀,所述第二分采管柱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液压开关、第二滤砂管、和第二平衡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程序可地面调控的分层采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中,多层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在众多的层位中,液体的油水含量及地层的地能情况是不同的,为了提高效益,分层采油技术(对油层进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在众多的分层技术中,《一种分层采油装置》(专利号为201310471568.7)是以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它克服“电”的“短命”(因井况与耗电量大造成)、液压管线的繁琐,在使用中确实做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该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当地层能量相差过大时,原有的管柱由于没有信号开关进行限压,使部分井存在换不动向的层位。第二是由于该管柱是单向的,原本所说的换向是将轨道销钉压到了换向位置,而实际的换向是在油井生产后自然产生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使用中不可一次连续打压换向,这样给换向作业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本发明中,增加压力平衡阀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第三是实际生产中,人为因素有时会造成打压程序不清,为此,本发明通过对液压开关进行改造,达到程序可地面进行调控。第四是当原有管柱分防分采时,由于砂的摩擦阻力过大,原工装存在大修的现象,对此,本发明增加松砂式安全接头来避免大修。第五是由于原管柱是一个单向的,所以在修井时管柱内的液体不能泄掉,对作业造成困难,对环境造成破坏,本发明通过增加泄油器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六是由于分层采油是单向的,打压会影响程序,即洗井受限,为此,本发明增加了洗井阀来降低洗井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程序可地面调控的分层采油装置,一趟管柱可完成分层采油、一次操作可进行多次换向施工,大大节约了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及作业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修井时,可一次性打捞出井,对环境和人员没有不利影响的效果。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程序可地面调控的分层采油装置,该分层采油装置是下入油井套管内的,包括油井套管、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第一封隔器的上段为采液部分,第一封隔器的下段为供液部分,采液部分包括抽油泵和洗井阀本体,抽油泵外侧设有泵尾管,洗井阀本体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洗井阀上接头、第二单流阀、第一单流阀、洗井进液孔、球座、泄油套,泄油套内侧连接设有洗井阀下接头,泵尾管的下端与洗井阀上接头连接,洗井阀下接头通过自封装置与油井套管连接,球座内设有密封钢球,球座与洗井阀下接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供液部分包括第一分采管柱、松砂式安全接头、第二封隔器、第二分采管柱、连接短节、泄油器、尾管和盲堵,所述第一分采管柱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液压开关、第一滤砂管、第一平衡阀,所述第二分采管柱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液压开关、第二滤砂管、和第二平衡阀,其中,第一分采管柱组成第一层位供液系统,第二分采管柱组成第二层位供液系统:根据油层数量设置多个层位供液系统,实现多个油层层位的分别开采。
优选的,所述松砂式安全接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松砂式安全接头上接头、安全剪钉、剪环、第一密封活塞和松砂式安全接头下接头,其中,松砂式安全接头下接头与第二封隔器连接,松砂式安全接头上接头与第一分采管柱的下方油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