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577.3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左锋;杨善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2;H01R13/648;H01R13/6585;H01R13/65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本体 对接空间 接触端子 对接连接器 电连接器 屏蔽片 收容 对接端子 显露 连接器 抵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多个对接端子,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空间,用以供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一屏蔽片,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多个接触端子,每一所述接触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所述屏蔽片的一侧,每一所述接触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对接空间;一弹性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对接空间,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屏蔽片和所述接触端子之间;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触部进入所述对接空间,所述弹性体使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高频性能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多个平板端子,为了方便使用,现有的电连接器采用上下两排端子设置,以实现与对接连接器正反插,对接时,电连接器的平板端子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对接,对接端子为弹性端子,其尾端上翘形成导引部,防止对接时对接端子插跪,但是,对接端子的导引部未与所述平板端子接触,导致产生木桩效应(open stab),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特别是在高频信号传输中,木桩效应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使得信号失真严重,同时此种上下两排端子设计在传输高频信号时会产生串音,影响信号传输。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设置一屏蔽片改善串音,实现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多个对接端子,每一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空间,用以供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一屏蔽片,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多个接触端子,每一所述接触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位于所述屏蔽片的一侧,每一所述接触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对接空间;一弹性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对接空间,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屏蔽片和所述接触端子之间;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触部进入所述对接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对所述弹性体施加一作用力,所述弹性体对所述第一接触部施加一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所述第二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为水平的板状,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为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挡止所述第二接触部。
进一步,多个所述接触端子包括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对接空间具有一对接口,所述接地端子的前端较所述弹性体的前端靠近所述插接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的一侧延伸形成一上板体和一下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显露于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屏蔽片位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接触端子之间具有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以供所述对接端子插接,所述收容腔的高度小于所述对接端子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的前端具有一导引部,所述对接端子沿所述导引部进入所述收容腔。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包覆所述屏蔽片,所述屏蔽片的前端面和所述屏蔽片的两侧面分别显露出所述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L型内端子、L型同轴连接器及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