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老化周期变量反应黑铬镀膜及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427.2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再德;马焕明;李军甫;张胜超;魏庆旺;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C23C14/35;C23C1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周期 变量 反应 镀膜 形成 方法 | ||
1.一种耐老化周期变量反应黑铬镀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依次包括:铝合金基体、硅烷转化膜、高光有机树脂涂层、金属化合物及金属单质周期性变化含量合金镀膜、透明树脂涂层;
所述的硅烷转化膜,采用硅烷前处理钝化工艺;
所述的高光有机树脂涂膜使用环氧树脂粉末涂料;
所述的金属化合物及金属单质周期性变化含量合金镀膜,镍成分0-90%,铬成分10%-100%,碳化铬0-90%,碳化镍0-90%,铬、镍铬合金、碳化铬、碳化镍共同沉积,形成轮毂耐老化周期变量黑铬镀膜,开启工作气体氩气和乙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气体,镀膜时先开启铬靶,形成铬及碳化铬镀膜打底,然后开启镍铬合金靶,双靶共镀,形成铬、镍、镍铬合金、碳化铬、碳化镍沉积膜,最后只开启铬靶,形成铬及碳化铬镀膜,整体镀膜厚度120-200nm;
所述透明树脂膜是纯丙烯酸树脂涂层,厚度是80-150μm;
所述的高光有机树脂涂层的厚度是120~250μm。
2.一种形成耐老化周期变量反应黑铬镀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工艺流程为:硅烷预处理-喷涂高光介质粉-镀膜-喷涂透明粉;
(1)铝合金或其他金属表面进行预硅烷预处理,其步骤包括:热水洗+脱脂碱洗+热水洗+水洗+酸洗+纯水洗+纯水洗+硅烷钝化+纯水洗+封闭+纯水洗+水分烘干;
(2)工艺流程中喷涂高光介质粉涂层是指在轮毂金属表面采用静电喷涂环氧粉末涂料,进行固化,也可以采用聚酯粉末涂料;
(3)镀膜是指,固化完介质粉后的轮毂表面上进行高真空磁控溅镀,溅镀靶材包括纯铬靶材和镍铬金属靶材,两个靶材根据颜色设定不同的功率,按照工艺先后开启镀膜,轮毂在设备里可以进行自转、公转,镀膜时候通入氩气和乙炔预混气体,形成铬及碳化铬镀膜打底,厚度5-10nm,形成的镀膜与高光有机涂层有良好的附着力,然后开启镍铬合金靶,双靶共镀,形成铬、镍、镍铬合金、碳化铬、碳化镍沉积膜,镀膜厚度为80-150nm,最后只开启铬靶,形成铬及碳化铬镀膜,厚度5-10nm,整个反应镀膜厚在120-250nm,达到一定先后和比例的溅镀到轮毂表面;
所述镀膜工件温度为80~150℃,工作气体氩气流量为40~80cc/min,铬靶和镍铬合金靶镀膜电流为15~30A,550V≤电压<800V;真空度为2~8× 10-3 Pa,双靶材镀膜时间为15~40S,所述的工作气体为99.999%氩气,反应气体是乙炔,纯度为99.999%;镀膜环境湿度为≤50%;镀膜开启顺序,先通入氩气和乙炔预混合气体,再开启时间纯铬电源镀3-7S,然后双靶同时间开14-24S,最后单独开启时间镀纯铬3-7S,轮毂在溅镀同时进行旋转,形成周期变量合金黑铬镀膜,靶材冷却的温度15-20℃;
氩气和乙炔提前预混合,可以从0-90%调整混合气体中乙炔的百分含量,总气量120-400cc/min;亮度颜色L值可以在 55-85之间调整;
(4)在工艺流程中的喷涂透明粉是指,镀完膜后的轮毂的表面上喷透明粉并且进行固化,所述的透明粉是丙烯酸树脂或者聚酯粉末涂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耐老化周期变量反应黑铬镀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对表面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所述的钝化为硅烷转化膜,水烘箱烘烤温度150℃,30min。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耐老化周期变量反应黑铬镀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高光介质粉,厚度是80~150μm,车轮表面固化温度是220℃,固化时间是20min的环氧树脂,涂层固化后硬度2-3H;固化后涂层表面达到镜面的光洁度,涂层的玻璃化温度在80-120℃。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耐老化周期变量反应黑铬镀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喷涂纯丙烯酸透明粉厚度是80~150μm,轮毂表面固化温度是177℃,时间是20min,涂层硬度H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4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