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捆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1669.X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文艳格;李义斌;张超;鲁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13/32 | 分类号: | B65B13/32;B65B13/22;B65B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扎带 夹紧机构 张紧机构 抵顶件 捆扎装置 加热板 剪切件 起始端 捆扎 张紧 包裹物 支撑杆 压紧 粘结 缠绕 加热 抽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捆扎装置,包括捆扎带夹紧机构、捆扎带张紧机构、主轴以及依次安装在主轴上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捆扎带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抵顶件、第二抵顶件、剪切件和加热板;捆扎带张紧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一辊和第二辊;本发明的装置主要利用捆扎带张紧机构中使捆扎带抽出并进入夹紧机构,缠绕捆扎物体后利用夹紧机构的第一抵顶件对捆扎带的起始端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张紧机构对捆扎带继续张紧,通过第二抵顶件上的加热板对捆扎带的起始端和末端进行加热,使两者粘结在一起,同时通过剪切件对张紧后的捆扎带末端进行压紧并切断,实现对包裹物的快速有效的捆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涉及纸箱包裹捆扎,具体涉及一种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快递行业的发展,顾客和商家都越来越开始注重快递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渐渐发现,仅靠胶带封装已经不能实现包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这个时候,就必须对包件进行捆扎,可以增加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自动纸箱捆扎机的发展前景是很广的,尤其是在网购的发展更为广泛的情况下。但是,国内的捆扎机的样式比较单一,而且大多是液压式的捆扎机,噪音大,且自动化程度低,这一类的捆扎机不太适用于快递这个行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捆扎装置,解决现有的捆扎机功能单一且笨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捆扎装置,包括捆扎带夹紧机构、捆扎带张紧机构、主轴以及依次安装在主轴上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
所述捆扎带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抵顶件、第二抵顶件、剪切件和加热板,所述第一抵顶件的底端抵顶在第一凸轮上,所述剪切件设置在第一抵顶件顶端,剪切件随第一抵顶件上升剪断捆扎带;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剪切件上,通过所述加热板将捆扎带的起始端和末端焊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抵顶件的底端抵顶在第二凸轮上,第二抵顶件的顶端设置有供捆扎带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捆扎带张紧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支撑杆底端抵顶在第三凸轮上,所述第一辊连接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第一辊随支撑杆的下降靠近第二辊使捆扎带夹持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并随第一辊和第二辊的相对转动带动捆扎带穿过第二抵顶件上的第一通孔。
具体的,所述第一抵顶件包括第一压头、第一连接杆和第一U型件,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第一压头和第一U型件之间,所述第一压头顶部设置有所述剪切件;所述第一U型件的U型槽中设置有第一压辊,第一压辊可在U型槽中转动,第一压辊抵顶在第一凸轮上;
所述第二抵顶件包括第二压头、第二连接杆和第二U型件,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压头顶部;所述第二U型件的U型槽中设置有第二压辊,第二压辊可在U型槽中转动,第二压辊抵顶在第二凸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主轴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供第一抵顶件和第二抵顶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位于支撑架与第一U型件之间的第一抵顶件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位于支撑架与第二U型件之间的第二抵顶件上也套设有第一弹簧。
具体的,所述支撑杆顶端铰接有一横杆,支撑杆底端连接有第三U型件,所述第三U型件的U型槽中设置有第三压辊,第三压辊可在U型槽中转动,第三压辊抵顶在第三凸轮上;
所述第一辊设置在横杆一端,所述横杆另一端悬挂在第二弹簧末端;所述第二辊安装在一转轴上。
具体的,所述捆扎带夹紧机构、捆扎带张紧机构、主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安装在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承载待捆扎物体的承物仓,所述壳体内部与承物仓贯通,所述承物仓的大小使得待捆扎物体与承物仓之间预留有供捆扎带穿过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1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