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鳢饵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1559.3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琳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饵料 乌鳢 肉末 螺旋藻粉 原料组成 虾仁 穿透力 蛋氨酸 鸡肝粉 鲜鱼肉 燕麦粉 鱼骨粉 重量份 鸡肉 入水 水蛭 鸭肉 诱鱼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0‑12份、鸡肝粉7‑9份、鱼骨粉1‑3份、田鸡肉10‑16份、黄虫4‑6份、水蛭2‑4份、鸭肉10‑12份、虾仁1‑3份、蚌肉末2‑4份、燕麦粉12‑16份、螺旋藻粉8‑10份、蛋氨酸12‑14份。本发明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饵料在水下的穿透力强,入水后能快速发出的腥香浓郁的香味,能够快速聚鱼、诱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饵料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乌鳢饵料。
背景技术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乌鳢是一种比较难钓到的鱼,一般的垂钓方法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有些人会用活青蛙、活鱼诱钓,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上鱼率很低。目前市面上也并没有什么饵料能很好的诱钓到乌鳢,因此,配制一种诱钓乌鳢的饵料是钓鱼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乌鳢饵料,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饵料在水下的穿透力强,入水后能快速发出的腥香浓郁的香味,能够快速聚鱼、诱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乌鳢饵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0-12份、鸡肝粉7-9份、鱼骨粉1-3份、田鸡肉10-16份、黄虫4-6份、水蛭2-4份、鸭肉10-12份、虾仁1-3份、蚌肉末2-4份、燕麦粉12-16份、螺旋藻粉8-10份、蛋氨酸12-14份。
优选的,所述的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0份、鸡肝粉7份、鱼骨粉1份、田鸡肉10份、黄虫4份、水蛭2份、鸭肉10份、虾仁1份、蚌肉末2份、燕麦粉12份、螺旋藻粉8份、蛋氨酸12份。
优选的,所述的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1份、鸡肝粉8份、鱼骨粉2份、田鸡肉13份、黄虫5份、水蛭3份、鸭肉11份、虾仁2份、蚌肉末3份、燕麦粉14份、螺旋藻粉8份、蛋氨酸13份。
优选的,所述的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2份、鸡肝粉9份、鱼骨粉3份、田鸡肉16份、黄虫6份、水蛭4份、鸭肉12份、虾仁3份、蚌肉末4份、燕麦粉16份、螺旋藻粉10份、蛋氨酸14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乌鳢饵料,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饵料在水下的穿透力强,入水后能快速发出的腥香浓郁的香味,能够快速聚鱼、诱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实施例1:
一种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0份、鸡肝粉7份、鱼骨粉1份、田鸡肉10份、黄虫4份、水蛭2份、鸭肉10份、虾仁1份、蚌肉末2份、燕麦粉12份、螺旋藻粉8份、蛋氨酸12份。
实施例2:
一种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1份、鸡肝粉8份、鱼骨粉2份、田鸡肉13份、黄虫5份、水蛭3份、鸭肉11份、虾仁2份、蚌肉末3份、燕麦粉14份、螺旋藻粉8份、蛋氨酸13份。
实施例3:
一种乌鳢饵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鱼肉12份、鸡肝粉9份、鱼骨粉3份、田鸡肉16份、黄虫6份、水蛭4份、鸭肉12份、虾仁3份、蚌肉末4份、燕麦粉16份、螺旋藻粉10份、蛋氨酸14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琳,未经陈永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1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