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1349.4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杜甫佑;曾秋莲;廖秀芬;阮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掺杂 量子点 石墨烯 制备 过滤 氧化石墨烯 加热 蒸馏水 蒸馏水稀释 氮气保护 反复清洗 分散均匀 加蒸馏水 搅拌混匀 水热反应 形貌可控 后冷却 石墨粉 荧光 超声 硅源 粒径 水中 透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1)将H2SO4和1g的P2O5搅拌混匀,加热至80℃慢慢加入2g石墨粉,80℃继续加热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过滤并反复清洗直至中性,氮气保护下干燥。(2)将6g的KMnO4粉末加入到H2SO4中,再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搅拌;加入蒸馏水,搅拌后再加蒸馏水;加H2O2,过滤,洗至中性干燥,即得氧化石墨烯。(3)将硅源和步骤(2)所得氧化石墨烯在水中超声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制备的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形貌可控,粒径分散均匀,具有稳定的荧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绿光性能的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GQDs),由于其显著的荧光特性受到广泛的关注,理论和实验证明,GQDs除了具备石墨烯自身独特的性质外,还具备更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缘效应,其在光电器件、传感器、生物成像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不足的是,目前合成的GQDs的活性位点相对较少、荧光量子产率低、选择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QDs的推广、应用。研究表明,异原子进入石墨烯结构,既可以有效的引入带隙,又可以增加石墨烯的缺陷和局域的反应活性,从而诱发许多特殊的理化特性。目前,掺杂型GQDs的制备及其机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掺杂型GQDs的制备以及掺杂对GQDs的结构及性能的调控具有极大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硅酸钠与氧化石墨烯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可提高荧光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制备的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形貌可控,粒径分散均匀。
具体步骤为:
(1)将10 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 的H2SO4和1g 的P2O5置于圆底烧瓶中,搅拌混匀,加热至80 ℃慢慢加入2g石墨粉,80℃继续加热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过滤并反复清洗直至中性,氮气保护下干燥。
(2)冰浴条件下,将6g 的KMnO4粉末缓慢加入到46 mL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 的H2SO4中,混匀后再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整个过程确保水浴温度保持在 0~20 ℃,混匀后,35℃水浴中继续搅拌4 小时,形成棕色糊状物;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30 分钟后再加300mL蒸馏水;最后逐滴加12 mL分析纯 H2O2,溶液呈亮黄色,趁热过滤,蒸馏水淋洗沉淀物直至中性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氧化石墨烯(GO)固体。
(3)将步骤(2)所得氧化石墨烯(GO)固体加水配制成浓度为0.1~2.0 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4)将0.01~1.5g硅源和10mL步骤(3)所得浓度为0.1~2.0 mg/mL的氧化石墨烯在水中超声均匀后,将混合液转移至体积为20~20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钢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20~200℃进行水热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硅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所述硅源为硅酸、硅酸钠、二氧化硅和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1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