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1115.X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盛维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件 散热装置 侧面 槽结构 穿孔 复数 交错 方式设置 复合结构 第一板 组设置 板体 叠合 汽液 连通 搭配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所述中间件包含: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及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并搭配与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相互叠合后构成该散热装置,并通过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二侧所设置的复合结构达到稳定的汽液循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尤指一种通过一单片中间件本体的上、下侧至少一侧或双侧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表面结构,以增加毛细力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散热装置中通过使用汽液循环的方式进行热传导的散热装置主要具有如热管、均温板等,并随着应用的处空间狭窄如行动装置或智慧手表等,则热管与均温板不得不将整体结构改以轻薄化的设计以符合应用的处的设置空间。
均温板及热管主要通过内部的真空腔室中设置毛细结构及工作液体,并凭借内部的真空腔室的工作液体受热后产生蒸发及冷凝两相变化的方式进行热传导,故提供作为蒸发汽化扩散使用的蒸气通道以及冷凝回水使用的毛细结构则随着薄型化设计成为一改良的重点,但薄型化的设计势必将缩减真空腔室的空间,以及毛细结构与外部板体薄型化后的结构强度等都成为待解决的首重的要点。
均温板及热管最常以铜材质作为制造的材质使用,铜具有热传导快速及高延展性等特性,故薄型化后的铜板或铜管容易产生变形,变形后的均温板及热管的真空腔室则受到压缩缩小或坍塌,令内部填充的工作液体无法进行汽液循环热传导的工作。
又,因薄型化的设计后所产生的真空腔室空间缩减,故设置于真空腔室的毛细结构的选用也成为另一待改善的问题,因烧结粉末较难设置于狭窄的空间中,故有业者选择薄型网格体作为取代烧结粉末作为替代的毛细结构使用,但薄型网格体仍必须与外部的板体或管体的管壁进行烧结结合,使网格体于该腔室中不产生翘曲或滑动的现象发生,但又因真空腔室狭窄令毛细结构与腔室间的烧结固定工作增加困难进行烧结后又产生蒸气通道消失的情事发生。
再者,现有的烧结或网格体编织等毛细结构,设置于空间狭窄的处受到挤压变形后并无法有效控制液体在毛细结构的三维方向(轴向及径向)的流量分布,也无法使气体在毛细结构中脱离,进而无法降低气体或液体间的阻力,将会中断汽液循环工作令所接触进行热传导或散热的热源无法顺利解热产生热当或晶片烧毁等情事发生。并,现有的烧结或网格体编织等毛细结构,无法建构出液气分离的热流架构,然而在均温板中,因蒸气与液体的流相相反,因此容易导致液气间产生飞溅现象,增加液气间的阻力。
上述的各项缺失则为薄型化后的散热装置现行最需改善的缺失。
发明内容
如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毛细力的薄型化毛细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是包含:
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及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而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凹槽,该复数凹槽间隔排列并且由该第一侧面向该第二侧面凹设所形成,该复数穿孔与该复数凹槽水平交错排列设置,该复数凹槽间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该至少一连接通道两端串联该复数凹槽。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彼此间隔阵列设置,并且该复数凸体间形成复数槽道,该复数穿孔与该复数凸体水平交错或垂直对应排列设置。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该复数槽道沿该中间件本体纵向或横向或纵向横向同时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于该第一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1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式换热设备
- 下一篇:固体串联型热泵式循环储能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