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恒温槽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0664.5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胆 恒温槽 铝合金 电加热管 温度传感器 温度信号 组织检测 低倍组织缺陷 温度控制单元 铝合金铸锭 效果稳定 盖板 检测 准确率 封盖 碱蚀 可控 加热 浸泡 开口 包围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恒温槽及处理方法,所述恒温槽包括一面开口的内胆、包围所述内胆的外壳及用于封盖所述内胆的盖板,所述内胆中注入溶液以浸泡所述铝合金低倍组织,所述恒温槽还包括:至少一组电加热管,设于所述内胆底部,用于加热所述溶液;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内,用于检测所述溶液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温度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加热管及温度传感器连接,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向所述电加热管输出电信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铝合金铸锭的碱蚀效果稳定、可控;可提升检测铝合金低倍组织缺陷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恒温槽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的铸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内部组织缺陷,例如在铸造过程中的熔炼、精炼、浇注、起铸阶段(包括设备、模具的因素)都会产生内部缺陷和宏观组织缺陷,若对有缺陷的铝合金铸锭进行挤压加工成型,则会表现出黑线、白线、花纹、颗粒、橘皮、发白、白点、孔洞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后续的阳极氧化、喷涂工艺的品质。此外,铝合金铸锭的内部缺陷将直接影响挤压后成型的型材的机械性能。
通过对铝合金铸锭低倍组织进行检测可以发现铝合金铸锭中的缺陷。低倍组织就是在低倍状态下观察到的宏观组织形貌,一般包括中心疏松、一般疏松、锭型偏析等,以及各种能在低倍下暴露的宏观缺陷。现有技术对于铝合金低倍组织的检测,需要将铝合金铸锭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蚀,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和准确的判定出内部缺陷和宏观组织缺陷。
然而,现有技术对于铝合金铸锭的碱蚀,往往使用普通的容器存放氢氧化钠溶液,这种情况下,局限于自然天气温度变化及白天/夜晚温度差异,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会有高低变化,导致碱蚀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程度不稳定,因此在低倍组织检测过程中不能够准确掌握浸泡时间,导致浸泡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检测时出现误判或漏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了企业的质保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辅助设备及处理方法,能够保持浸泡铝合金铸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保持恒定,保障碱蚀效果稳定,从而提升检测准确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恒温槽及处理方法,能够使处理铝合金铸锭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恒温,提升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成功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恒温槽,所述恒温槽包括一面开口的内胆、包围所述内胆的外壳及用于封盖所述内胆的盖板,所述内胆中注入溶液以浸泡所述铝合金低倍组织,所述恒温槽还包括:至少一组电加热管,设于所述内胆底部,用于加热所述溶液;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内,用于检测所述溶液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温度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加热管及温度传感器连接,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向所述电加热管输出电信号;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内预设一设定温度,基于所述溶液的温度及所述设定温度通过一预设的温控算法计算得到所述电信号的状态,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加热管处于通电状态或非通电状态以使所述溶液保持恒温。其中,所述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地,所述内胆由不锈钢材料一次拉伸冲压成型;所述盖板由不锈钢材料一次冲压成型;所述外壳采用冷轧板一次拉延挤压成型,其表面喷塑;所述外壳的四角为外圆弧。
优选地,所述内胆上设一出水口和一进水口;所述恒温槽还包括:循环泵,与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用于使所述溶液循环流动。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输入按钮及显示屏,接收外部操作以设定并显示所述设定温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低倍组织检测的处理方法,基于上述的恒温槽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01:向所述恒温槽内加入烧碱和水,配置氢氧化钠溶液;
S102:启动所述恒温槽,通过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加热管加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至一设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